第五十章

一般來說, 如果沒有特殊情況,一甲三名,會從閣老們預先挑出來的三份中產生, 除非皇帝聽罷三卷之後,覺得不滿意,才會讓讀卷官繼續往下讀, 挑出令他更加滿意的選入一甲。

陛下既然這般說了,讀卷官壓下心緒, 拿起第四卷 ,繼續往下讀。

讀完之後,又得到了兩個字。

“繼續。”

一直讀到第六卷 , 景德帝才道了聲:“行了。”

讀卷官這才在心中松了口氣,將剩下的按照次序交給司禮監的大監,全都放在禦案之上。

到這兒,殿內的所有官員都行禮退下,在殿外等待陛下欽定出頭名狀元,第二名榜眼和第三名探花。

也不知等了多久, 陪伴在景德帝身邊的大監出來通知他們, 陛下已經欽定好了, 您幾位可以進去把考卷都領回去了。

送走禦駕,讀卷官們又馬不停蹄地趕回去幹活, 務必要趕在今日傍晚之前填好黃榜。

填好黃榜之後,又趕到尚寶司,使用皇帝寶印鈐於榜上, 隨即, 黃榜被送到給禮部尚書手中

另一邊, 制敕房的房官便著手開始寫傳臚貼子, 寫好之後,則是送到鴻臚寺卿的手裏,籌備明日辰時的傳臚大典。

禮部尚書正是韓嘉和之父韓建,拿到黃榜之後,便得知了自家嫡長子這次的名次。

放下黃榜,面上看不出是高興還是不高興,只繼續叫來下屬,語氣平靜地安排接下來的事。

……

昭陽宮位於整座皇宮的內廷,殿宇樓台錯落有致,紅墻綠瓦,雕梁畫棟。

正值午時,日頭高懸於天幕,頭一回來這兒的小宮女擡眼看了眼不遠處的昭陽宮,瞧見那一片片比日光還要耀眼的琉璃瓦,不由得暗自驚嘆。

聽說陛下與皇後娘娘鶼鰈情深,感情甚篤,看這宮殿,看來傳言應該不虛呀。

殿外種了兩棵櫻桃樹,據說是當今皇後最喜歡的。

殿內的地板均由禦窯金磚鋪就,如明鏡般光可照人。殿內幾根紅柱上皆雕著振翅欲飛的鳳凰。

整個宮殿端的是美輪美奐,富麗堂皇。

太監宮女們將午膳擺在桌上,鄭皇後身著常服,扶著大宮女的手過來,剛準備坐下用膳,外頭忽地傳來通報聲:“皇上駕到!”

她聞言便露出個笑容來,往外走去,到門口時,正看見景德帝下了禦輦。

屈膝剛要行禮,便被景德帝扶住,溫和道:“梓童不必多禮。”

鄭皇後順勢站了起來,面上多了一絲笑意,“多謝陛下。”

帝後二人進了殿中,景德帝一瞧這桌上午膳都擺好了,不由道:“看來朕來的還正是時候。”

鄭皇後神情中便多了幾分慚愧,只道:“臣妾平日裏吃得素,不知陛下今日前來,要不還是讓人去禦膳房再叫幾道菜吧?”

“不必。”景德帝道:“偶爾吃的清淡些,也沒什麽不好的。”

鄭皇後見他面色甚佳,心中斟酌了一番,才笑著開口問道:“臣妾看陛下今日的心情似乎不錯,難不成是有什麽喜事?”

景德帝聞言便哈哈一笑,道:“還是梓童最為了解朕,倒也不是因為別的,只是又發現了幾個未來的國之良才。”

他這麽一說,鄭皇後就明白了,也想起殿試剛過,明日就是傳臚大典了,怪不得陛下心情正好。

只不過她母族尚武,子侄們一個個動動拳腳,參與戰事都可以,拿起筆杆子來就叫苦,以至於這次春闈,也沒一個願意去參加的,想到這裏,鄭皇後就頭疼。

如今這大周朝,已經越發重文輕武了,文臣們在朝廷上都穩壓武將一頭,縱然自家有爵位在身,眼下還有個大戎在側,或許還有仗打,待到將來,可就真不好說了。

若是自己沒記錯的話,寧妃的娘家弟弟,也在此次春闈的前幾名當中?

想到她近幾年來越發受寵,鄭皇後在心中嘆了口氣。

想必等到傳臚大典之後,她又要得意上幾天了。

但景德帝接下來的話又讓她的心情好了起來。

他端起茶抿了一口,眼角的細紋都舒展開了,道:“梓童怕是都想不到,有好幾個年紀輕輕便頗有才華的,最小的就是謝琢家的幼子,還有幾個與咱們太子應當差不多大,到時候多歷練上幾年,這些人正好留給太子用。”

提起太子,鄭皇後心頭的陰霾也散開了,面上露出個笑來。

陛下連在為朝廷取士時也不忘為太子挑人,這就讓她更高興了。

她已年老色衰,比不得那些如花似玉的妃嬪,但至少她還有兒子。

也正因如此,不管每次選秀進來多少年輕貌美的女子,自己只要不犯蠢,做好皇後應該做的事,自己的位置便不會改變。

太子允文允武,文韜武略樣樣不輸於人,性子卻仁善,頗得他父皇的喜愛,是其他皇子皇女們都比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