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一百零七章

“哦?愛卿何罪之有啊?”

景德帝此時心情正好, 聽到渠愷這句話也只是挑了挑眉,不動聲色地問道。

渠愷卻不敢掉以輕心,簡略地將自己壓了沈伯文上一封折子的事說了, 但卻並不是簡單地陳述,自然用了些春秋筆法,將自己的過錯修飾成考慮到其他地方的災情, 而不是故意使絆子。

他以為,既然興化府那邊災情控制得不錯, 就證明並沒有那麽嚴重,自己的說法是站得住腳的。

然而,這只是他以為。

景德帝聽他說完這番辯白, 並沒有讓他起來,自上而下地睨了一眼,只對身邊的內侍道:“去一趟文淵閣,把那封奏折取回來。”

內侍連忙應下,出了殿門。

渠愷聞言,心頭一緊。

他也為官多年, 對景德帝有一定的了解, 若是陛下信了自己方才那番話, 自然會高高舉起,輕輕放下, 但讓內侍去取那封奏折,就證明自己會有麻煩了。

就在這會兒工夫,其他幾位閣老們也互相看了看, 謝首輔自然是八風不動地端坐在凳子上, 一副氣定神閑的模樣, 褚閣老老神在在的, 仿佛這件事同他無關,至於楊閣老和程閣老,就更沒什麽反應了。

渠愷此人,人緣一向不太好,而跟他關系最好的韓建並未入閣,此時也就只能自己一個人承擔。

內侍很快就將奏折取了回來。

景德帝低頭翻看,半晌後,終於開了口:“謝相公。”

“臣在。”謝閣老起身,拱手應道。

“你先前就管著戶部,這次賑災的事,就先交由你負責,盡快讓戶部拿出個章程來,切莫拖延。”

謝閣老對這個結果並不意外,躬身應下:“臣領旨。”

還跪在地上等待處置的渠愷也閉了閉眼睛,等到了景德帝的下一句話:“至於你,罰一年的俸祿,既然暫且還不會做事,那就幹脆先別做了,在家待幾天吧。”

渠愷面色灰敗,但只能跪地領旨。

帝王所說的“不會做事”,其實是很嚴重的批評了,讀書人最重名聲,至少對於渠愷來說,哪怕是降職貶官,都比這句評語來得好。

而在家待幾天,卻又沒有說具體是多少天,完全取決於景德帝的心情以及災情的情況。

這個處罰並不重,但謝閣老可以理解,畢竟將渠愷放到戶部尚書這個位置上的是陛下自己,若是在還沒坐穩幾天的情況下就又把他給撤下去了,傷的是陛下自己的臉面。

況且對朝廷的二品大員,懲處起來也不是那麽容易的事。

但不管怎麽說,若說這件事對渠愷毫無影響,那是不可能的,謝閣老了解景德帝,渠愷自己也定然了解,暫且只有罰俸和閉門思過,但心裏一定給他重重地記了一筆,日後若是還想在仕途上更進一步,怕是難了。

……

渠愷帶著渾身的低氣壓回了府,吩咐下人去傳話,讓家裏人這段時間都安分點,自己要閉門謝客。

且不提一聽到這個消息就著急忙慌去尋自個兒好兒子的渠老太太,還有那些個忙著去獻殷勤的妾室們,渠婉在聽完這件事兒之後,卻撇了撇嘴,繼續挑選待會兒出門要換的衣裳。

她的大丫鬟躊躇了片刻,不由得問道:“小姐,老爺說要閉門謝客,咱們還能照常出門嗎?”

“他閉他的,又不是我被陛下申飭了,我怎麽不能出門了?”渠婉毫不在意地道。

話雖然是這麽說,可……

丫鬟頓了頓,又道:“可老太太那邊,許是會對您不滿。”

渠婉挑衣裳的動作停了一瞬,心道也是,沒思考多久,便道:“那幹脆多收拾幾個箱籠,我帶上睿兒去郊外的園子裏避暑。”

自己待在家裏,老太太沒事兒都要找事兒,更何況現在她的寶貝兒子被陛下下令閉門思過,心情不順,回頭又要自己作筏子,才不受她這個閑氣。

一個孝字壓在頭上,迫使渠婉不能做什麽過分的事,不過不搭理總行吧?

惹不起還躲得起呢。

她說完這話,丫鬟立馬應了,出門去交代伺候小公子的人,趕快將東西收拾起來。

她辦事,渠婉放心,又繼續挑起衣裳來。

挑到一半,她忽然又覺得只有自己帶著孩子去園子裏避暑,也挺無趣的,心思一轉,便走到窗邊的書桌前,寫了幾道帖子,放下筆,吩咐下人送出去。

既然出去玩兒,還是得多邀幾個人才有意思。

想到這兒,她不由得嘆了口氣,可惜如玉跟著沈伯文去了任上,如若不然,只請她一個人過來,她們都有聊不完的話,怎會像現在這樣。

就連自家睿兒,先前也同自己問起,怎麽見不到沈家哥哥了。

既然想起來了,她又把負責管總賬本兒的丫鬟叫了進來,問起:“聚仙樓那邊要分給沈夫人上半年的分紅,算出來了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