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自從禦駕回京後,六阿哥便痛並快樂著,痛在他身子骨不好,是上書房裏唯一不能正常去上武學課的學生,快樂則在他每日都能見到皇阿瑪上。

往常住在永和宮時,額娘雖然受寵,可他一個月最多也只能見皇阿瑪五六次,待到皇阿瑪出巡時,更是會有好幾個月見不到皇阿瑪。

可現在不同了,他日日都能見到皇阿瑪,皇阿瑪每日上朝前都會先來上書房檢查他們的功課,甚至下午還會再去演武場考驗他們的功夫。

騎馬射箭布庫他是不行的,只能多在讀書上下功夫,以期皇阿瑪考察時能贊許他幾句。

不求比過太子和大哥,也不求超過三哥,只要不輸四哥即可,他和四哥都是額娘的兒子,他是額娘養大的,四哥卻是皇貴妃養大的,便是為永和宮爭口氣,他也不能輸給四哥。

胤祉只看到了小六對自己的狠勁兒,卻沒注意到小六是在跟老四較勁。

上頭兩個哥哥在互卷,下頭兩個弟弟也在互卷,又因為這倆弟弟彼此是鄰居,還同出一母,內卷的同時,消息還能互通有無,以至於不光在上書房較勁,回阿哥所裏還卷,爭做熬夜學習最晚的人。

胤祉到底還是低估了小六的狠,把體育課變成自習課算什麽,他回京這才幾日,這位居然硬生生又把自己熬病了。

本以為只是小病,可沒成想,一個都已經養到六歲的孩子,居然就這麽沒了。

連胤祉都心情低落了好幾日,更別提老四了,小六走後,本就不胖的老四整整瘦了一大圈,臉上幾乎一點肉都沒有,人都撐不起原來的衣服了。

這種事情,胤祉也不知該如何安慰老四,只能在下了學後,多去隔壁坐坐,和那只叫福壽的小京巴一起多陪陪老四。

六阿哥病逝給後宮帶來的陰霾沒持續多久,九月份下旬,鈕鈷祿貴妃便生下一個皇女,十月初德妃診出有孕,十二月底,宮裏又迎來了十二阿哥。

新生命的誕生,給紫禁城注入了生氣和喜氣。

康熙二十五年就更是不同凡響了,二月份,舉行了太子出閣讀書典禮,意味著太子從上書房畢業了,緊跟著畢業的是大阿哥。

三阿哥遠還沒有到從上書房畢業的時候,只是虛歲已經十歲的他,被允許禦前聽政,正式開始接觸朝堂。

三月份,選秀開始,撥動了前朝後宮無數人的心弦,這一屆的選秀和往屆不同,太子和大阿哥皆到了婚配的年齡,太子妃和大福晉或許就出自這一屆的秀女。

選秀這事兒和上書房沒關系,作為上書房唯二的兩個學生,三阿哥和四阿哥都不夠年紀,比起女子,眼下還是寵物對他們的吸引力更大。

這倆人一個養貓,一個養狗,一個把貓窩安置在自己屋裏,晚上抱著貓睡的,一個親自給小狗設計衣帽,自己都快忙成狗了,還要每日定時遛狗的。

康熙聽著梁九功的匯報,總覺得是老三把老四帶歪了,這倆不務正業的還有閑情招貓逗狗,可見是上書房的功課還不夠多。

也是,小六走了以後,他便吩咐上書房的人要時刻注意皇子的健康狀況,皇子的健康還是要放在學業之前的。

可能就是因為這樣,才讓老三和老四有心情抱著貓睡覺,有時間給狗設計衣服。

當初老大和太子可不是這樣,老大淘氣那都是在上書房念書之前,太子是他親自撫養大的,聰慧好學,文武兼備,深明大義。

養過太子這樣的孩子,再去看其他人,便總覺得美中不足。

不是閑著沒事幹嗎,康熙轉頭就把老四也安排在了禦前聽政的行列裏,不過禦前聽政不能白聽,就算是站在乾清宮當柱子,也得聽出個道道來。

每次大朝會結束,便抽取朝會上討論的一個問題,讓老三老四寫文章闡述自己的意見,由不得他們在朝會上不好好聽,順便也讓這兩個人少在念書的年紀去招貓逗狗。

兩個小阿哥一猛子紮進了朝堂,三阿哥也好,四阿哥也罷,在大朝會上真就是一根不會說話的柱子。

胤祉就當是自己在看新聞、看辯論、看連續劇了,除了開始和結束要三跪九叩,期間全程都要站著且保持儀態外,余下的其實還好,最起碼不需要在上書房扯著嗓子念書一百二十遍了。

四阿哥也是到朝堂上來當啞巴的,皇阿瑪和大臣們討論的這些事情,他尚且聽得稀裏糊塗,又怎麽能發表意見呢。

兩個小阿哥,一個是進來摸魚的,另一個也不打算發聲,都自認為在朝堂上沒什麽存在感,不像太子和大阿哥,已經參與政事了,大阿哥在兵部當差,太子手頭也被皇阿瑪安排了差事,更重要的是兩個人背後都跟著一群人,索相帶頭追隨太子,明相帶頭追隨大阿哥,這氣勢誰人能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