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皇上的態度便是宮裏的指向標,一言一行都被人細細琢磨,大阿哥帶著新娶的福晉在乾清宮拜見皇阿瑪時,沒提過老三半個字,可偏偏皇阿瑪給他們賞賜時還給了老三一份。

金玉珠寶雖然昂貴,可卻不及皇阿瑪賜給老三的那一箱子書珍貴。

阿哥所裏,大阿哥把福晉送回正院後,獨自站在書房裏,眼皮擡也不擡的盯著茶杯中徐徐上升的蒸氣。

皇阿瑪不可能踩著他去擡舉老三,但若只是褒獎他們兄弟二人盡釋前嫌,那也不應該只賞老三一箱子書,按理,皇阿瑪應該也送他一箱。

那可是皇阿瑪年少時翻看過的書,上面還有皇阿瑪看書時寫的筆記,何等的珍貴,獨獨賞給老三一箱,難不成是在暗示老三……向他這個大哥靠攏。

如今能在朝堂上聽政的皇阿哥只有四個,老四向來親近太子,老三則是誰都不站,皇阿瑪應該是想給他在兄弟們當中找個幫手,八弟年紀還是太小了,老三就很合適。

大阿哥越想便越覺得是這麽回事兒,老三替他擋了酒,皇阿瑪便賞了老三,還是在他剛剛見過皇阿瑪之後,這暗示還不夠明顯嗎。

皇阿瑪有意給他鋪路,接下來就看老三接不接了,反正皇阿瑪不缺兒子,他也不缺弟弟,大不了等幾年,下面那一茬的弟弟就又長成了。

大阿哥猛灌了一杯茶水,仍舊無法平復內心的激動,老三能不能跟他不重要,重要的是皇阿瑪的心意,皇阿瑪親自為他拉攏老三,是不是就代表了皇阿瑪也不希望太子的勢力在他之上。

心潮澎湃的大阿哥,思來想去覺得還是不能辜負皇阿瑪的厚望,吩咐人給老三備了份禮送去。

老三這人,慣來是不愛隱藏自己喜好的,整個後宮都知道,三阿哥喜貓、喜辣食、喜豬肉,還喜字畫,連送禮都送自己的字畫。

大阿哥狠了狠心,為了招攬老三,把好不容易收來的董其昌版《兒寬贊》送了過去,他原本是打算明年將其作為壽禮送給皇阿瑪的,如今倒是便宜了老三。

皇阿瑪最喜歡董其昌的字體,因此他們這些皇子在學書法時也都愛臨摹董體,董其昌存世的字帖,現如今可是無價之寶。

胤祉先收了皇阿瑪一箱子書,大哥又送來了一本古董字帖,還是董其昌的作品,這稀裏糊塗的,他還真不敢收大哥這禮。

“這禮物實在過於珍貴。”胤祉贊嘆道,這哪是一幅普通的字帖,這是成百上千兩的金子,他和大哥的交情委實沒到送這樣重禮的份上,“還是收回去吧,我收不得大哥這樣的重禮。”

吃人家嘴短拿人家手軟,好東西拿著燒手,大哥如今和太子關系那叫一個緊張,他要是攪和進去,就怕皇阿瑪既舍不得長子,也舍不得嫡子,到時候氣全撒在他這個兩頭都不占的身上。

再說,他所求不過是當個經濟自由的貝勒,又沒想著當郡王、做親王,何苦摻和進去求一個從龍之功呢。

胤祉再三推辭,不肯收下禮物,大阿哥派來的人也只能捧著盒子回去了。

在胤祉看來,他是拒絕了大哥的重禮,可能也拒絕了大哥的一次招攬吧。

但在大阿哥看來,老三可不光是拒絕了他的招攬,還駁了他的面子,皇阿瑪都暗示的明明白白了,老三卻不肯接下他的禮,寧肯違背皇阿瑪的心意也不肯跟他。

怎麽著,就這麽不看好他?

倆兄弟盡釋前嫌剛一日,關系便又鬧僵了,跟小孩過家家似的,連伴駕出塞的路上,大阿哥都對胤祉冷著一張臉。

此次伴駕出巡的皇阿哥,排行靠前的都來了,大阿哥、太子、三阿哥和四阿哥。

胤祉有了經驗,路上可不敢從早到晚都窩在馬車裏,一早一晚還是要出來騎一段馬的,在人前晃一晃,省得再被皇阿瑪懲罰每天要騎足多少個時辰。

他上次鼓搗出來的口罩又派上用場了,可惜這東西除了他和他的小夥伴們,禦駕中便沒有人再用了,出發前他就跟四弟安利了,可惜老四不像他這個實用主義,有點臭美,寧可往鼻子裏吸灰塵,也不戴口罩。

而且這孩子要強的性子是一點沒改,不學他這個總是窩在馬車裏享福的三哥,偏學一天到晚在外騎馬的大哥和太子,到木蘭圍場時,這孩子大腿內側都上了好幾次藥了。

剛在避暑山莊歇下,這倒黴孩子又被拎出去特訓,不過穆克登被皇阿瑪調去了火器營,給老四做特訓的是一等侍衛隆科多,皇貴妃嫡親的弟弟,同時也是皇阿瑪的表弟。

若論關系,皇阿哥們都是可以稱隆科多一聲舅舅的,但是伴駕隨行的這四個人裏,只有老四喚隆科多一聲舅舅。

秋狄開始之前,胤祉度過了六歲以後最安逸的一段時光,不用念書,不用練武,除了每隔幾日去皇阿瑪那裏點個卯,余下的時間,全歸他自己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