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康熙選擇把老三安排到戶部,是因為老三在算學上頗有天分,而老三交上來的這份新式記賬法完全是意外之喜。

他管理朝政多年,戶部的賬冊當然看得明白,原來的記賬方法登賬的賬戶單一,所以查起賬來麻煩,而老三交上來的這法子,賬戶設置更為完整,登賬的賬戶不在局限,構成了一個賬戶體系。

如此查起賬來自然簡單,也不容易做假。

這法子甚好。

康熙先是讓人把這折子拿去給內閣傳閱,之後便公開在大朝會上討論,是否更換新式記賬法。

大朝會上不識貨的人少,可正是因為識貨,才更曉得一旦新式記賬法普及,賬是更容易查了,油水也更難撈了。

明珠一系之前為什麽想要牢牢把持著河務不放,甚至阻撓皇上的政策執行,還不是因為有油水可撈。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皆為利往。

若這折子是在今年之前呈上來的,那朝堂上的阻撓之力必然大,但皇上剛剛收拾了明珠一系的人,把根都刨了,撤了兩個內閣大學士的職,直接給了大阿哥沒臉。

一時之間,把大家的膽子都削沒了,還真沒幾個人敢明火執仗地反對。

康熙很滿意大家的識相,如果早這麽老實,疏浚下河的工程也不至於一拖便是三年。

“新式記賬法先在戶部進行試用,由三阿哥負責,若無不妥,便在朝廷全面推廣。”

禦前聽政幾年的時間裏,這還是胤祉頭一次這麽有存在感,老老實實的站出來:“兒臣遵旨。”

按照胤祉的想法,前面用用功,後頭就輕松了。

做懶人的,一般都有一套提高效率的法子,不然怎麽偷懶。

但前腳大阿哥‘元氣大傷’,後腳三阿哥便冒出頭來,無論朝臣們怎麽看,這都不是個尋常的苗頭。

胤祉這會兒還不知道,戶部就是個坑,哪兒都能得清閑,唯獨戶部不行。

剛忙完了新式記賬法在戶部的推行,轉頭因為葛爾丹率軍南下,皇阿瑪便調兵遣將,派出滿洲、蒙古諸部的騎兵到張家口等各邊防地區駐防。

兵馬一動,戶部就要跟著動,糧草、軍餉、軍械都要安排,還要做好打一場大仗的準備。

好不容易到了年底,太皇太後的忌辰,皇阿瑪一改節儉的性子,非但要大辦,還要超出規格的大辦,太皇太後忌辰的規格不光遠超她應有的規格,還超過了皇帝忌辰的規格。

旁人只看到了皇阿瑪的一番孝心,向來清閑的禮部終於要忙活一陣了,但對於戶部來說,這不只是要出一大筆銀子的事兒,還要重改計劃,看從哪幾個部分能挪出這些銀子來用在忌辰上。

過了新年,皇阿瑪又要南巡,得,安排銀兩吧,戶部的銀兩安排到位,各處才能跟著動。

胤祉辛辛苦苦忙了一整年,不是他不想躲懶,是皇阿瑪的眼睛太利,戶部的兩個尚書太油,不給他躲懶的機會。

好在,皇阿瑪還是念著他的,沒把他留在京城繼續為戶部發光發熱,而是把他放在了南巡伴駕的名單裏。

避暑山莊他已經去過兩次了,但可還從未去過江南,詩情畫意、小橋流水的江南,怎麽會不讓人心生期待呢。

胤祉被額娘叫去鐘粹宮時,還以為額娘是要叮囑他出行的事宜,沒成想剛一進門,額娘便把左右都打發出去了。

榮妃也看著眼前的兒子,確實是長大了,也是她為剛出生的那一窩小貓崽子忙昏了頭,要不是聽說皇貴妃和德妃都給四阿哥賞了人,她都差點忘了,兒子也到了該知人事的年紀。

如果是給兒子挑寵物,她當然知道兒子的喜好了,照著雪團子的模樣挑就好了,但挑教人事的宮女,榮妃就沒主意了。

自己兒子是慣來不喜歡宮女伺候的,甚至不安排宮女在房裏守夜,身邊兩個大宮女都是她給的,青玉和青竹性子穩重,□□出來的人也穩重,兒子搬到阿哥所去這些年,身邊就沒鬧出過什麽事兒來。

“你……喜歡什麽樣的姑娘?”榮妃用帕子掩了掩唇,“活潑的,文靜的,秀氣的?”

“嗯?”胤祉方才想起老四前幾日收了兩個格格,額娘不會也準備送他個格格吧,這可萬萬使不得。

“咳咳,兒子認為保養身體比納妾更重要。”胤祉的宏偉目標額娘是知道的,“兒子立志做一個長壽之人,不宜納妾,額娘可千萬別為我挑格格。”

榮妃這些年也是學了許多養生知識的人,兒子的話在她聽來也有些道理,腎水不宜早泄,更不宜用得太多。

可道理歸道理,男人愛美色,又有幾個能忍得住的,榮妃一面笑眯眯的應下來,一面在心裏認定了兒子過幾年必然反悔,到時候她再好好挑就是了。

“要不要格格隨你,不過今年的大選,估摸著皇上也該給你挑福晉了,你可要做好心理準備,別到時候娶妻了還不知人事。”榮妃低聲提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