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康熙是個閑不住的,南巡的路上都要照常處理奏折,好不容易在行宮偷得幾分清閑,還要白龍魚服私訪民間。

靳輔年紀大了,這一路上探查各處的堤岸、閘壩已經很辛苦了,康熙也不打算再折騰這位老大人。

大臣之中,他只叫了於成龍和曹寅,伴駕的兩個兒子當然都要喊上,可惜他安排過去的人去晚了,老三這小子已經自己溜出去玩兒了。

也罷,老三還是個半大的孩子,頭一次下江南,也難怪在行宮裏坐不住。

康熙做富商打扮,於成龍和曹寅是他經商的朋友,老大成了富商的兒子,梁九功是他的管家,明面上的幾個侍衛則是扮作護院小廝。

微服私訪的經驗,康熙還是有的,一路上跟攤販講價,和鋪子裏的掌櫃攀交情,連午膳都擺在酒樓的大堂裏,烏泱泱一堆人,好不熱鬧。

別看康熙帶了一堆人,可融入其中還真不算起眼,不像胤祉,雖然身著一身青色長衫,做讀書人打扮,沒往腰間系黃帶子,身後也沒跟幾個人,可耐不住他打聽的事兒太多。

尋常的讀書人,有幾個會調查當地的物價,又有幾個會問詢當地的望族富商,更不會問及西洋商行的常客,不會試探西洋商行背後的靠山。

讀書人不做這樣的事兒,能做這種事兒的要麽是大商人,要麽便是朝廷的人。

這街上誰人不知皇上南巡,曹家接駕,那行宮修了足有兩年,如今可算是迎來了真龍。

胤祉這個讀書人,出門沒多久,就被認定是朝廷的人,甚至於有可能是皇上派出來的人。

所以胤祉一進西洋商行的門,便有幾個洋人親自出來迎他,二話不說,先塞給他一卷銀票。

胤祉不是沒有收過底下人的孝敬,但收競爭對手的錢還是頭一次。

“早就聽聞西洋商行珍寶無數,尤以江南的西洋商行為最,便一直想來見識見識,這不,頭一次下江南,就來了你們這兒。”

在大清生活多年的林恩,能說一口流利的蘇州話,剛剛塞錢的也是他。

“大人裏面請,您來我們這兒就算來對了,前幾天剛到了一批貨,您挑中今天的東西,我給您打一折。”

胤祉今天可不是來買東西的,而是來看行情的,托化學老師的福,他在皇莊建的作坊已經能夠燒制出完整清澈的玻璃了,玻璃已經有了,鏡子也就不遠了。

“生意人不做賠本的買賣,我想就算是打一折,商行應該也有的賺吧。”胤祉說了句大實話,獨一份的買賣,標價要多高就有多高,即便除去成本和漂洋過海的路費,利潤也大得讓人難以想象。

比如這張定價三萬兩的玻璃炕屏,搶錢都不敢這麽搶,可惜作坊還燒制不出這麽大塊的玻璃。

巴掌大的小鏡子也敢賣上百兩。

還有這八音盒,放在後世也就是百十塊錢的小東西,如今卻敢賣兩千兩。

商行裏還專門有個貨架是放香水的,聞起來也沒比香膏好,可價格卻是香膏的百倍。

“商行的生意怎麽樣?這東西有人買嗎?”胤祉誠心問道,江南這邊的西洋商行可比京城的定價要誇張,當然貨也比京城的更多更精致,江南……有錢的冤大頭這麽多嗎。

“大人有所不知,您別看這香水小小的一瓶,可取的卻是花之精華,上千斤的花瓣也就提取這麽一瓶精華,瓶子還是用昂貴的玻璃所制,一路上漂洋過海,遇到海神發怒,一整船的人和東西都得搭進去,能送來大清實屬不易……江南有名望的夫人們都愛用此物,您若喜歡,我贈您一瓶,您讓女眷試試便知這東西的妙處。”林恩甚是大方的道。

他來大清這麽多年,早就摸透了這些官員的性子,也習慣了拿錢開路。

面前的這位大人,年紀輕輕就做了官,還能跟著大清的皇帝陛下一起出行,必然是貴族子弟,這樣的人見過的好東西太多了,等閑是打動不了的,可這樣的貴族子弟也是最容易糊弄的。

他舍出些東西去,不止希望這貴族少年別跟他們過不去,更希望能借這位大人的手把東西賣到京城去,這裏頭的利潤有多大,也只有他們內行人清楚了,送出去的這點東西不算什麽。

別看京城也有一家西洋商行,可那一家商行與他林恩並無關系,按照協議,他不能去京城開店,可要是京城的人千裏迢迢來江南訂貨,那就不是他不遵守協定了。

胤祉毫不客氣的從中挑了一瓶玫瑰味的香水,至於這大胡子洋人說的話,騙鬼去吧,上千斤花瓣出一瓶香水,他可不覺得西方的生產力如此低下,若真是如此,那就不會只賣百兩銀子了。

江南,富庶之地,有錢人是真多,且與京城相距頗遠,來此地開店,很符合胤祉‘悶聲發大財’策略,他只需知會曹寅一聲,應當就不會有地頭蛇跑過來搗亂了,西洋商行背後的靠山不過是幾個商會,官面上沒什麽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