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二更

京城的有錢人比胤祉想象的要多得多,在大學士馬齊找到他之前,他已經接到了上百筆訂單,有些買的是現貨,有些買的則是定制,前者是全款交付,後者是交納百分之三十的定金。

胤祉收銀子收到手軟,不客氣的說,他目前手裏頭的私房已經有國庫存銀的十分之一了。

不能算是突然暴富,畢竟這裏頭有一半是前兩年從江南賺來的,可他剛剛被劉禦史彈劾才一個月,一個月的時間就要超過江南兩年的了,這沒法不讓人吃驚。

一方面,京城這邊的宣傳優勢沒法比,畢竟‘宣發會’辦在了大朝會上,又經宗人府和刑部認證,廣告效果自然好。

另一方面,論富裕程度,許多官員還真不輸江南的鹽商。

說來也是巧了,各式各樣的鏡子目前還屬於皇莊的新產品,還沒來得及送到江南去售賣,就先被京城的達官貴人們搶購一空。

胤祉自留了十面全身鏡和二十多面手持鏡,太後宮中送一面全身鏡,皇阿瑪那也要送一面,額娘和二姐姐各一面,福晉和勇勤公府也得有,舅舅家也不能落下,皇貴妃得給,給了皇貴妃,便不能不給貴妃,有貴妃的就少不了宜妃的。

十面全身鏡被胤祉安排的明明白白,大概兩個巴掌大小的手持鏡則是按人頭分給兄弟姐妹們,有大哥的,也有剛剛辦完洗三禮的十五弟的。

是的,時隔三年,皇阿瑪又多了個兒子,乃是太子的姨母平妃所生,這孩子早產了兩個月,洗三禮都沒敢往外抱,他也只在外頭聽了聽小家夥的哭聲,手持鏡當作洗三禮送出去了,可小家夥的面兒他並沒有見著。

後宮因著這些鏡子,突然變得熱鬧起來,和銅鏡相比,它實在是把人照得太清晰了。

人在照鏡子的時候,普遍會美化自己,對著銅鏡時,不甚清晰的地方落在自己眼中都能夠被美化一番,可對著連臉上汗毛都能看見的鏡子,清清楚楚,纖毫畢現,根本沒有留給人美化的余地。

哪怕是宮裏頭,也沒有長相完美無缺之人,嬌艷如宜妃,也會對著自己眼角淺淡的皺紋唉聲嘆氣,同病相憐的還有榮妃,她倒不是為了臉上些許的皺紋,左右她也是當了婆婆的人了,不年輕了,讓她煩心的是鼻翼的幾顆斑點,從前對著銅鏡的時候看不到,如今這幾個小點點待在臉上可就太明顯了。

鈕鈷祿貴妃的煩惱又是另一種,從前她只知道自己比起宜妃妹妹的身形要更為豐腴些,可等兩個人雙雙出現在全身鏡上時,那可就不是豐腴些的問題了,她身形的寬度幾乎是宜妃的一個半,臉也比宜妃大一圈。

這也太胖了。

皇貴妃放下話本子,重新研究起了妝容,還翻起了古書,試圖從古人的妝面裏吸取經驗。

總之,胤祉的禮物一送下去,後宮一半的娘娘開始減肥,另一半的娘娘開始琢磨新式的妝容。

延禧宮裏,主殿住的是惠妃,西配殿則是良嬪在住,按理,嬪位已經可以作為一宮的主位了,奈何良嬪被冊封的太晚了,東西六宮的主位都已經滿了,她也並非是因為寵愛才得以封嬪,皇上也沒有為她讓別人搬宮挪地方。

所以,良嬪仍舊住在當貴人時住的西配殿,還在惠妃手底下生活。

平心而論,惠妃待她不算差,她雖然沒能得寵幾年,可畢竟生下了八阿哥,看在八阿哥的面子上,惠妃娘娘也不會為難於她。

只是她生性不愛與人交往,只喜歡獨處,八阿哥還養在惠妃娘娘膝下時,她還樂意湊過去,八阿哥搬出去後,唯一去找惠妃娘娘的樂趣也沒了,奈何她每日都要過去請安,娘娘又喜歡留她用早膳。

不過,這幾日不年不節的,娘娘卻是免了她請安,她已經幾日不曾去過主殿了,每日對著八阿哥送來的手持鏡看得仔細,八阿哥眉眼生得極像她,連左眉尾的一顆小痣都一模一樣,透過鏡中的自己,她仿佛可以看到在上書房念書的八阿哥。

良嬪有一面兒子送來的手持鏡,惠妃那裏也有,這也是她免了良嬪請安的原因。

良嬪生得一副花容月貌,明明少時艱辛,在辛者庫做宮女,可卻膚白若凝脂,這幾年被皇上冷落,八哥也都已經這麽大了,竟還不見老。

往日她瞧著良嬪這張臉,只覺得對方雖生得一副好皮囊,可一雙眼睛太木訥了,若她有良嬪這般好顏色,絕不會是一個木頭美人,良嬪生生糟蹋了這副好皮囊。

可自從老大送來這面鏡子,她清晨對著鏡子梳妝,瞧見的是自己不再年輕的臉,以及不算優越的長相,即便塗上厚厚的胭脂水粉,也掩蓋不住什麽,再讓她去瞧來請安的良嬪那張臉,實在是……紮心。

紮了心的惠妃娘娘,還是沒舍得把手持鏡收起來,一方面這是兒子的孝心,另一方面,這鏡子不是宮裏人人都有的,榮妃有全身鏡,德妃那兒也有倆兒子孝敬的手持鏡,高位妃嬪們都有,她為何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