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一更

因著額娘、二姐姐和四弟的關系,胤祉在皇貴妃這裏也算有幾分薄面,他要肅清內務府,對掌管宮權的皇貴妃來說也算是件好事,誰讓皇阿瑪葷素不忌呢。

三年便有一次的選秀還不能讓皇阿瑪滿足,這宮中的後妃,絕大多數都是選秀出身,但還有一部分,要麽是出行從宮外帶回來的,要麽便是從宮女提拔而來,比如德妃娘娘,比如十二的額娘庶妃萬琉哈氏,比如十三的額娘章佳氏。

宮女們皆是上三旗的包衣出身,所謂包衣,翻譯成漢話便是家奴,實在是很不好聽,不過包衣隸屬於八旗,也屬於旗人,旗人在大清的待遇甚好,包衣也是不差的。

朝堂上有包衣出身的官員,內務府也有包衣控制,後宮也不乏包衣出身的妃嬪。

想要出人頭地是人之常情,包衣自然也不會例外,家族深紮內務府,有能力的男子走仕途之路,漂亮而有才情的女子則在宮中試圖改變命運。

這世道就是如此,包衣家族們的選擇無可厚非,但包衣出身的女子在後宮由宮女變成主子,實在是隱患很大,畢竟對於勢力較大的包衣家族而言,要探聽皇上的行蹤都不是難事,給旁的宮妃使個絆子也不是不可能的。

胤祉實在不是很能明白皇阿瑪,對兒子們都小心提防,怎麽會在女色上就葷素不忌了,三年一次選秀,這還不夠挑嗎。

宮女變主子,這其中的隱患有多大,皇貴妃遠比誠親王要清楚,她在德妃身上就已經吃足了教訓,若非德妃有幾大包衣家族支持,老四幼年時身邊怎麽可能會出現德妃的人,要知道那可是她親自挑的。

誠親王要肅清內務府,皇貴妃是萬分支持,不只答應全力配合,還主動為誠親王講解起了內務府的幾大包衣家族在宮中的勢力。

出了一位娘娘的烏雅氏一族,如今是包衣家族中的翹楚,其它的包衣家族隱隱以烏雅氏為首,不過包衣們也並非鐵板一塊,畢竟宮中宮女出身的主子也不止德妃一人。

這幾年十三阿哥在上書房頗得萬歲爺喜愛,甚至壓了十四阿哥一頭,原本依附於烏雅氏的章佳氏一族心思也就活絡了。

其實何止是章佳氏一族,有了宮女成主子的先例在,還不止一位,但凡是有些勢力的包衣家族便很難不動心。

和誠親王一樣,皇貴妃在這方面也是無法理解萬歲爺的,不過天下男子大都一個樣,她的阿瑪和兄弟們不也會收丫鬟做通房。

倒是萬歲爺排行靠前的這幾個兒子,後院倒都挺幹凈,就連格格和侍妾最多的太子爺也是如此,後院中的女眷都是上頭賞賜下來的,並沒有被太子爺瞧中了飛上枝頭的宮女。

在這一點上,萬歲爺是不及幾個皇阿哥的。

皇貴妃雖然不曾同四阿哥直白的說過這些話,但有些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旁人如何她都管不著,但她希望老四能夠成為一個品格貴重之人。

有皇貴妃和明珠幫忙,胤祉在內務府燒的第一把火可謂是轟轟烈烈,正黃旗的包衣佐領被直接拿下,七司三院中有超過百人被捉拿,老五直接被安排到了尚方司負責審理案件。

來內務府之前,五阿哥想過三哥會在這裏大幹一場,就像當初在山西官場上的作為一樣,會震驚整個京城,但他萬萬沒想到三哥能莽成這樣,要知道這可是他們第一天來內務府,什麽都還沒摸清呢,三哥這便下手捉人,就算有皇阿瑪在後面兜著,怕是也堵不住朝堂上的悠悠眾口。

五阿哥都這般驚訝了,更遑論是內務府的眾人,本來都已經商量好了,誠親王到任,他們全都要安分守己,一切暫且先照著誠親王的規矩來,再慢慢試探對方的底線,爭取和誠親王在一些事情上達成共識。

流水的內務總管,鐵打的包衣世家,真若是對上,誠親王未必就能占上風。

可哪曾想這位爺如此不按常理出牌,剛來就要抓人,見過掀鍋鬧事的,沒見過剛上來就把鍋砸了的。

五阿哥就知道在三哥手底下絕討不到清閑,這不,在內務府的頭一日,他便要跟著尚方局的人審案子,以前在戶部的時候,三哥是不贊成早到遲退的,可來了內務府便沒這規矩了,他早上看著人審案子一直看到快要半夜子時了。

一個又一個簽字畫押的人,壓下去這個再押上來那個,一開始五阿哥還覺得有意思,這些犯人臉上的表情著實有趣,震驚、惶恐、害怕,有人磕頭求饒,有人痛哭流泣,還有人試圖自殺……真真是人間百態。

看多了,也就沒意思了,都是差不多的流程,不用上刑,連審問都算不上,三哥拿出來的證據實在是太硬了,人證物證俱全,還差不多都是窩案,只要有一個交待了,剩下的再狡辯也沒用了。

五阿哥從震驚到麻木,從饒有興致到昏昏欲睡,左右他只是站在一旁監督的,尚方司負責審案的這幾個人都很是賣力,而且經驗老道,終於是趕在子時之前審完了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