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二更

求子就算了,他也不喜歡求神拜佛,唯物主義者沒有這份信仰,不過倒是可以和福晉去南郊跑馬。

胤祉轉頭就將這事兒忘到了腦後,畢竟自家有馬球場,有莊子,有山頭,上哪兒跑不了馬,何必要去南郊。

康熙也不會在這種事情上派人盯著老三,他急,老三只會比他更急。

太子大婚拖了那麽久,他這個做皇阿瑪的也不是不內疚,正是由於內疚,太子大婚的規格在一些方面都是有些逾矩的,他也未曾將其駁回,只盼著太子能懂他這顆為君為父的心。

康熙難得有這樣悲秋傷春的時刻,太子到底是和別的兒子不同,前頭那幾個兒子大婚時,他可不曾有這麽多的感慨,也不會時時過問內務府準備大婚的進度。

胤祉作為內務府總管,太子大婚前的那幾日,他一天能去好幾趟乾清宮,自然也看到了皇阿瑪待太子的種種不同,這位居然還把太子幼時用過的舊物拿出來翻看。

也就是他這個‘半路’兒子,瞧見了不會心生羨慕和嫉妒,反而是內心對皇阿瑪的吐槽居多。

拖了太子的婚事將近五年,皇阿瑪如今擺出這副樣子來有什麽用,太子成婚的規格再大,賞賜再多,那也掩蓋不了皇阿瑪曾經對太子的忌憚。

他若是太子,可不會領皇阿瑪這份情。

可他不是太子,甭管是真心還是假意,太子大婚,這父子二人倒是進入了‘蜜月期’,今日你贈我一物,明日我贈你一物,明明都住在紫禁城,居然還寫起了信。

這要是對小情侶,胤祉也就不說什麽,熱戀中的男女來回送對方回家磨蹭好幾個小時的不也有,但把這放到一對父子身上,這對父子還是皇阿瑪和太子,便實在是詭異了些。

胤祉作為圍觀群眾看得牙都酸了,也不知紫禁城裏的其他人都是什麽觀感,反正大哥最近是泡在馬球場了,就算是沒有比賽,也要在馬球場訓練。

有了‘萬歲爺和太子不得不說的二三事’,傷好後重新回內務府辦差的五阿哥,倒也不是那麽惹人注意,也就內務府的同僚們經常會悄悄打量他,大概是在打量他額頭上的‘勛章’吧。

五阿哥毫不在意,在衙門裏向來都是大大方方的把帽子摘下來,頂著結了痂的傷口辦差,和在宮裏的時候差不多。

因著這道勛章,瓜爾佳氏視他為英雄,九弟佩服他,額娘誇贊他,三哥也對他豎起大拇指,五阿哥太喜歡讓人看他額頭上的勛章了,除了當著皇阿瑪的面要藏一藏,在其他人面前他是不吝展示的。

這副驕傲不已的樣子,看得七阿哥都不知道該如何聲討五哥了。

五哥沖冠一怒為紅顏跑去乾清宮跪求皇阿瑪,自己是如意了,他卻是跟著倒了黴。

五哥當初不想要出身高的側福晉,但他想要,此次選秀皇阿瑪沒給。

五哥後院清泠泠只有一人,和三哥一樣,大哥後院裏的人也少得可憐,身為皇阿哥,後院還不如京城的官宦子弟們充盈,實在讓人看不過去,哥哥們如何他不管,但是他是打算如皇阿瑪一般為皇室開枝散葉的,後院之中豈能少了人。

可此次選秀,皇阿瑪不光沒為他賜婚側福晉,也沒為他指個格格。

額娘自來都是跟著皇阿瑪的步調走,皇阿瑪不賜人,額娘便也不為他選秀女,以至於他的後院現在還如三哥和五哥的一樣冷清,只有一個額娘從前賞下來教導人事的侍妾。

這讓原本很期待此次選秀的七阿哥失望不已,這事兒若是追根溯源,那就只能找到五哥身上了。

大哥和三哥固然也不喜後院進人,可也沒跑到乾清宮去跟皇阿瑪鬧,不會連累他們這些後邊的弟弟們。

哪像五哥,堵了後來人的路不說,而且自從五哥的傷口結痂之後,他就每天看著五哥在阿哥所裏露著大腦門,小九、小十這幾個弟弟最初的時候還都誇了幾句。

哥哥們的心思不好猜,弟弟們的想法他竟也有些搞不懂了。

五月初八,太子大婚,不說舉國同慶,舉城同慶還是能做到的,紫禁城內張燈結彩,大紅燈籠掛滿了京城的主街道。

本來依照禮部的想法,還打算在各個路口掛紅綢子的,只是被負責具體實施的內務府駁回了,紅綢子不掛,改在四個城門施粥,紅棗桂圓粥,也讓京城百姓借此沾一沾太子大婚的喜氣,喝到粥的人能在心裏頭給個祝福,便比在路口掛多少紅綢子都喜慶了。

因著此事是內務府總管所提,生怕讓誠親王惦記上的禮部官員,哪怕心裏頭不太同意,也沒有反駁,更沒有上折子詢問萬歲爺,這只是太子婚禮上不甚重要的微末小事,為這事兒惹著活閻王,那可就太不值了。

太子大婚,內務府卻是狠狠地出了回血,胤祉看著賬單都慶幸大清只有一個皇太子,一個皇太子的婚禮耗費比得上四個親王大婚,這要是辦個兩三次,內務府一年都別想有節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