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一更

太子不是被第一次安排監國了,留在京中處理朝政,既可以鍛煉統籌大局、處理政務的能力,又有機會更多地接觸朝臣,尤其是內閣的幾位大學士。

監國這項差事於他,自然是好處多多,皇阿瑪帶著小半個朝廷離京,他在京城便可以大展拳腳。

可皇阿瑪此去帶走了六個皇阿哥,等幾個月後歸來,個個都有了軍功,皇阿瑪就不會拖著封爵之事了。

爵位是早晚要封的,兄弟們當中既然已經有了一個鐵帽子親王,他也就不在乎多幾個親王、郡王了,他在乎的是軍功,旁的兄弟有,而他沒有。

太子既想監國,又想要軍功,可惜分身乏術,不能把自己一分為二,好在此次隨皇阿瑪禦駕親征的還有老四,只是老四在年齡上吃了虧,遠不如老大和老三受皇阿瑪重視。

掌管正紅旗大營,聽上去是極為體面的,可正紅旗大營裏又不缺都統,老四怕是不能真正指揮打仗,只是坐鎮軍營罷了。

不像老大和老三,一個在前鋒營,一個隨駕禦營。

前者能參與到指揮作戰當中,有更多立功的機會,至於後者,雖然很難參與作戰,可能夠跟在皇阿瑪身邊,無疑代表了皇阿瑪對老三的信任。

這份信任的源頭,還是上次大清與噶爾丹作戰之時,他和老三去熱河行宮見病重的皇阿瑪,老三那時的表現,實實在在入了皇阿瑪的眼,若不然就憑那兩個方子,老三何德何能被封為鐵帽子親王。

玻璃也好,鏡子也罷,不過是拾人牙慧罷了,老三能讓匠人仿制,如今江南也有人能夠仿制,只是礙於朝廷,不敢明目張膽的對外出售,只能暗地裏小規模售賣。

可就算這樣,這其中的利潤也大的讓人眼紅,若非有他護著,不只多少人要在其中插一手。

難怪皇阿瑪可以不顧群臣反對親征噶爾丹,國庫充盈,打一場仗又有什麽了不起的。

胤祉和五阿哥可謂是一對難兄難弟,一個封無可封,對軍功不感興趣,一個得罪了皇阿瑪,瓜爾佳氏懷孕,皇阿瑪連賞賜都沒給,已經不對爵位抱有希望了。

兩條鹹魚,最大的夢想自然是攤開了躺著,而不是去打仗掙軍功,光是騎馬行軍,便要遭不少的罪。

胤祉伴駕出行的時候,還能躲在馬車裏頭,嫌棄外頭灰塵大,但凡騎馬都要戴著口罩,可換做隨軍去打仗,他若是還整這些花頭,那可太對不起曾經接受過的九年義務教育了。

當一條鹹魚不得不支楞起來受苦的時候,心情能好那才怪了呢。

不過,他比老五強點兒,他至少沒什麽牽掛,不像老五,瓜爾佳氏還在孕中,又是頭一次懷孕,剛一診出身孕來,便跑來他這裏預定了穩婆,等到瓜爾佳氏快要生產時,將穩婆帶去宮裏幫忙。

五阿哥苦著一張臉,誰知道這仗能打到什麽時候,速戰速決最好,可萬一兩軍僵持起來,打上個大半年,他還沒趕回京城的時候,瓜爾佳氏便生產了可怎麽辦。

“三哥,能不能先勻我兩個穩婆,現在就送她們到宮裏陪著瓜爾佳氏,直至孩子生出來,或是等到大軍凱旋歸來。”

胤祉手指頭有一搭沒一搭的敲著膝蓋,老五的顧慮他能理解,不就是怕戰事漫長嗎,若是戰事真的漫長,兩個穩婆一直在宮裏待到瓜爾佳氏生產,這可足足六七個月呢。

女子醫館從一開始營業,接生部便忙得不可開交,打著免費接生的牌子,又有太醫和女醫坐鎮,名聲都已經傳到京城周邊的幾個州縣裏去了,人氣那叫一個旺,十幾位穩婆和上百個學徒都是按照三班制輪流排班,早班、小夜班、大夜班,二十四小時都有人值班,若是抽出兩名穩婆來,剩下人的工作量就會增加很多。

倒是住院部,因為是收費的,且價格不低,成立至今都沒多少客人。

若是可以的話,他倒更希望老五能把瓜爾佳氏送到女子醫館住著。

不過,這種事情想想也不可能,宮規森嚴,女眷幾乎沒有出宮的機會,老五又實實在在得罪了皇阿瑪,皇阿瑪是不會讓瓜爾佳氏開這個口子的。

皇室曾經有過把孩子寄養在宮外的先例,但從沒有過宮中女眷在宮外養胎生子的先例。

“接生部的情況你也看到了,人手根本就不夠用,根本不太可能抽出兩個人來送到宮裏去,而且這些穩婆都出自民間普通甚至有些貧寒的百姓之家,沒學過什麽規矩,讓她們去宮中一待就是六七個月,實在有些為難人了。”

人家未必肯,畢竟契約書上早就已經寫明了,如果甲方安排出差,必須經由乙方的同意才可。

他們簽的是雇傭契約,而非賣身契約。

胤祉倒是有別的主意:“你若不放心側福晉,不如提前跟皇貴妃和太子打好招呼,臨近生產半個月左右,就讓人把兩位穩婆送到宮內去,我這邊把女子醫館和內務府提前安排好,萬一這中間出什麽茬子,皇貴妃和太子無論哪個人出手都能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