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二更

誠親王不在京城的九個月裏,最想念他的人非……五貝勒不可。

旁人可不會像他一樣,早起時想一次,去衙門的路上想一次,翻開每日的第一份公文時要想,收起最後一份公文還要想,回宮的路上也要想。

三哥離開的第九個半月,想他想他想他……這種每個月無休的日子,他實在是快要受不了了。

自從被封為貝勒後,不缺錢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內務府有沒有三哥,還是有區別的,有些事情三哥能很快拿主意,但到了他這就不行了,非得要斟酌再三,還要同幾個佐領商議,遠不如三哥在時那麽有效率。

五貝勒是日盼夜也盼,盼著三哥早日回京,這份期待的心情,只有側福晉懷弘昇時他才有過,而且那時遠沒有九個月這樣久。

正是因為盼望得太久了,聽到三哥回京的消息後,五貝勒直接放下公務,離開內務府直奔誠親王府,不過他來晚了,三哥連衣服都沒來得及換,就去乾清宮見皇阿瑪了。

何止是不曾換衣服,胤祉都未曾洗漱,回到府裏頭和寶音說了幾句話,便匆匆忙忙去了宮裏,等見過了皇阿瑪,他才好把這身行頭換下來,洗漱一番才好去見孩子。

康熙早就收到老三和倭倫的折子了,算算日子,知道老三總算是要回京了,所以聽聞老三來求見,並不覺得驚訝,只是等見著人了,才倒抽了一口氣。

“怎麽……瘦成這樣子?”康熙站起來走到老三身邊,伸手捏了捏老三的肩膀,這孩子瘦了得有一大圈,肩膀摸起來都硌人。

原本他是打算好好訓一訓老三的,老三這次在山西做的實在過火,他沒想在群臣面前斥責老三,但在乾清宮總是要敲打敲打老三的。

可這會兒也開不了口了。

胤祉本來是想擠出幾滴眼淚的,奈何他沒這天分,又擔心自己演技不過關,說話的時候眼睛只能盯著地面看,不敢看皇阿瑪。

“兒臣到了山西後,想著離京前皇阿瑪跟兒臣說過的話,當天就趕到蒲州府去勸說百姓回家。皇阿瑪您是不知道,百姓被那些貪官汙吏們折騰成什麽樣子了,從山裏頭走出來的時候跟野人一樣,打著赤腳,蓬頭垢面,幾乎個個都瘦成了皮包骨頭,比兒臣現在這樣瞧著嚇人多了。”

“兒臣承認對那些魚肉百姓的貪官汙吏下手狠了點兒,在律令規定的範圍內,能重罰就絕不輕罰,可兒臣當時也實在是被這些人氣壞了,皇阿瑪若是見到那些百姓,肯定比兒臣還要生氣,說不定還會夷了那些人的九族。”

“但兒臣再怎麽生氣,也都是照律令辦事,可這些人實在猖獗的很,一次次派人暗殺兒臣,往兒臣的飯菜裏下毒藥,扮做尋常百姓刺殺兒臣,還在兒臣辦差的路上埋伏。”

“兒臣真擔心自己不能活著回來見皇阿瑪和額娘,每日驚懼不已,又如何能吃得下飯,所以才瘦成現在這樣。”

“但能夠活著回來,兒臣已經很知足了,多虧皇阿瑪為兒臣安排了火器營的人跟隨,不然兒臣這條命早就丟在山西了。”

老三在山西多次被暗殺,此事康熙是知道的,雖然老三在折子裏從未提過,在給他的書信裏也沒有提過一個字。

可安排給老三的那一隊人裏,他特意安插了兩個傳消息的,換言之,老三在山西的一舉一動,都瞞不過他的眼睛。

他不只知道老三多次被暗殺,還知道老三是帶著傷回京的,若非老三自己有功夫在身,右臂被砍傷的那次,或許就……

康熙的手仍舊放在老三肩膀上,輕輕摩挲著。

這大半年以來,比起老三辦差時的果決和能力,比起老三時不時冒出的那些奇思妙想,像是把抄家所得的古董玉器拿出去拍賣,以最快的速度賣出一個較高的價格,比起這些,更讓他感慨的其實是老三的膽魄。

在數次被暗殺的情況下,也不曾膽怯畏縮,他在寫給老三的書信中早就說明了允許老三隨時回京,可老三也不曾收手,反而愈戰愈勇,像一個征戰沙場的大將軍一樣,將生死置之度外。

能有這樣一個兒子,他心裏頭也是驕傲的。

可這孩子如今站在他面前,卻說著那時的驚懼,驚懼到連飯都吃不下的程度。

康熙心裏頭酸酸軟軟,孩子在父母面前自然用不著像在旁人面前那樣堅強,面對生死,誰又能不害怕。

“你先去洗漱,朕讓人傳膳,山西之事待會兒再說。”

康熙安排魏珠帶老三去東暖閣洗漱,至於衣服,就先拿他沒穿過的常服頂上。

在傳膳之前,還先讓人去傳了太醫,老三右臂上的傷,長時間驚懼再加上疲憊和用膳不多,這些情況都需要讓太醫好好調理。

胤祉來乾清宮的次數不多,來東暖閣的次數就更少了,這畢竟是皇阿瑪的就寢之地,當然皇阿瑪召後妃侍寢可不在東暖閣,而是西暖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