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一更

如此拼拼湊湊,女生的報名人數仍舊少的可憐,但總算是能在各個年級湊成一個班了,趕在過年前,幼兒園正式建成開學。

胤祉不光把自家未滿三歲的兒子塞了進去,還在裏面做了幾天的陪讀家長,一點兒要奪嫡的樣子都沒有。

或許正是因為如此,十三阿哥才會和太子越走越近。

沒了額娘,要照顧兩個妹妹的十三阿哥,不得不上進,和三哥比起來,太子的優勢更明顯不說,兩個人當中也只有太子向他拋出了橄欖枝。

而他不得不抓住這次機會,否則如何給兩個年幼的妹妹撐腰呢。

二姐姐和五姐姐能嫁在京城不撫蒙,他自然也希望自己的兩個妹妹將來可以留下來。

等到兩個妹妹長大成人時,或許坐在那個位置上的人就已經不是皇阿瑪了,即便皇阿瑪那時候還在位,可有太子撐腰,兩個妹妹嫁到草原上的處境也會比旁的姐妹好得多。

額娘臨走前,最放心不下的便是兩個妹妹了,他要護住兩個妹妹,投靠太子是最好的選擇。

從康熙三十八年的除夕宮宴開始,跟在太子身後的皇阿哥便從四貝勒變成了十三阿哥。

讓太子都覺得意外的是,在兄弟們當中待遇平平,不怎麽被皇阿瑪喜歡的十二,居然拒絕了他的招攬,連十二的舅舅托合齊出面都沒用。

不過,他原也不怎麽看得上十二,若非托合齊,他都不會招攬十二。

如此也好,皇阿瑪已經頗為忌憚他在朝堂上的勢力了,兄弟們當中只十三一個跟著他,反倒更安全。

翻過年來,十三阿哥正式開始在禦前聽政,但是和哥哥們當年不同,他得太子提拔,非但可以參加太子黨的小會,還能夠從太子手中分得一些差事。

倒比更早在禦前聽政的十一哥和十二哥更風光,再往前的哥哥們,那就沒法比了。

八哥在禮部風評甚佳,連皇阿瑪都贊過幾次。

九哥這大半年一改往日的懶散,年前連上了數封彈劾吏部的部分官員折子,其中甚至包括了刑部左侍郎,偏偏還都不是捕風捉影的彈劾,附帶了確鑿的證據不說,出手也很是迅猛,折子都未曾經過內閣,直接在大潮會上彈劾,想壓都壓不下來。

倒頗有幾分三哥收拾內務府時的影子,連太子都覺得往日小瞧了九哥,從前看著懶散,實際上卻是在暗中蟄伏。

如今的刑部,已然是九哥的地盤了。

至於十哥,動作雖然沒有九哥那麽大,可是能夠在工部和七哥平分秋色,除了有工部尚書薩穆哈相幫外,本身的能力也讓人刮目相看。

可惜七哥不肯接受太子的招攬,不然的話,七哥也不會被十哥分去一半的權柄,太子在工部的人手也不會損失的那般嚴重了。

哥哥們都這麽厲害,十三阿哥清楚自己要出頭並不容易,這也是他投靠太子的原因。

康熙三十九年靜悄悄來臨,胤祉不光見到了回京復命的湖廣巡撫年遐齡,以及年遐齡即將入學幼兒園的小女兒,還迎來了曾經的山西巡撫倭倫。

倭倫任滿回京,出任刑部尚書,而新任的山西巡撫則是曾經的內閣學士噶禮。

年羹堯的妹妹今年只有四歲的,小姑娘瘦瘦小小的,但已經初顯風華,五官優越,甚是可愛。

胤祉作為長輩,瞧見和兒子同齡的小姑娘,卻實在是別扭的很,面前的小姑娘有二分之一的可能會是老四的妾室,如今還要跟老四的女兒同班。

不到他腰高的小姑娘,盤著辮子在田裏勞作的老四,每每將這兩人聯系在一起,他都覺得荒唐。

但願皇阿瑪日後都可以像這幾年一樣,少點鴛鴦譜。

有像胤祉這樣盼著皇上少點鴛鴦譜的,但還有很多人盼著皇上拿出前些年給太子指人的精神頭來。

毓慶宮已經有兩屆選秀未曾進過人了,自打太子妃入宮後,太子身邊就再沒有添過新人。

何止是太子,萬歲爺不熱衷於給兒子們指人了,每次選秀能夠進宮的又只有那麽可憐巴巴的幾個名額,多少盼著靠裙帶關系飛一把的八旗人家都快要哭了。

剛剛大婚完的七阿哥也快哭了,盼天盼地終於迎來大婚,可福晉既不溫婉也不賢良,脾氣硬邦邦,不會說軟話,長相還平平,與七阿哥想象中的福晉相差甚遠也就算了,為了生兒子,他還要整天捏著鼻子去正院。

不找福晉怎麽辦,他的長子總不能從侍妾肚子裏出來吧。

皇阿瑪不賜人,兄弟們這幾年後院中也不進人,他哪敢讓額娘幫他挑人,總不能皇阿哥們都清心寡欲,唯獨他好色貪歡吧。

沒辦法,再不喜歡福晉,七阿哥也要捏著鼻子去正院,像他這般年紀的,早就該抱兒子了,瞧前頭幾個哥哥,如今不光比自己,還開始比兒子了。

今年的宮宴上,皇阿瑪還挨個問了幾個皇孫,實在瞧得人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