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這並非四貝勒第一次來豐台大營,康熙三十五年時,皇阿瑪出征噶爾丹,當時留下二哥監國,從大哥到八弟,他們都被放到了軍中歷練。

早些年的時候,皇阿瑪是真心在培養他們這些兒子,只是後來皇阿瑪最信不過的反倒是兒子,信不過他們這些年長的兒子。

前有太和殿之變,後有三哥之勢,往後皇阿瑪就更信不過年長的兒子了,十三被皇阿瑪厭棄,十五往後這幾個弟弟年紀又過小,倒是讓十四撿了漏。

四貝勒對同胞弟弟心情復雜,幼時覺得親近,甚至把十四弟當做自己的責任,後來他在皇額娘和額娘之間選擇了皇額娘,與額娘越來越生分,跟十四弟的關系也越來越差。

在十四弟眼裏頭,他就是個勢利小人,或許額娘也是這麽想的吧。

胤祉帶著老四和身後的侍衛,一行二十幾人浩浩蕩蕩入了豐台大營,既是來撐場子的,那就得讓人知道,場面不能小了去,動靜也不能小。

刷存在感最好的方式就是巡視,找些普通士兵問詢情況,還得注意雨露均沾,十二個軍營一一都要問到,滿蒙漢的人數也要差不多。

問問午膳吃了什麽,家住哪裏,軍餉可足額,平時訓練的怎麽樣……

聽到的不一定都是真話,但陣勢擺出來了,等走完這一圈,再去跟穆克登和阿林保匯合,還得在眾目睽睽之下刻意做出一副甚是親近的樣子。

換做胤祉之前的脾氣,肯定是直接硬著來,來求情的擋回去,甚至會直接殺雞儆猴,杜絕再有人來求情。

但現在,監國大半年之後,胤祉終於學會軟硬兼施了,上個月在豐台大營斬首抄家立威,接下來雖然要在豐台大營對官員選拔進行新的嘗試,但不能一味的強硬。

緩著來,就像如今他和皇阿瑪的關系一樣,他知道皇阿瑪不認可他的理念,皇阿瑪也不覺得他適合做繼承人,但皇阿瑪沒有阻攔他的各項舉措,他在民間各種給皇阿瑪塑金身、造聲譽。

所以才能既不撕破臉內耗,又能把事情做下去,還能讓皇阿瑪批奏折、完善各項舉措。

胤祉先錘了一下穆克登的肩膀,又伸手攬了一下二姐夫,笑得比花兒都甜,還把老四拽過來,努力營造出‘兄弟四個相親相愛’的感覺。

這般刻意,又是在外面,四貝勒大抵明白三哥的意圖,他既然已經跟三哥達成了默契,日後就是誠親王派的一員,當然要在外人面前和三哥展示出足夠的親近,以告知眾人他的立場。

四貝勒面色柔和,三人談話時他認真傾聽,時不時點頭表示認可,偶爾發言,雖然不曾有親昵的動作,但向來冷臉的四貝勒能夠跟著幾人開懷大笑,已然很說明問題了。

胤祉也沒想到老四這般配合,大概是投桃報李吧,老四這性子從不肯占旁人半點便宜,他不過是讓額娘在北巡途中照看弘暉幾分,老四就這樣配合他。

嘖嘖嘖,好兄弟!

他這輩子運氣委實不錯,皇阿瑪雖然防備他,可也曾真心疼愛過他,不然念書時也不會對他那般嚴格,他也不會是鐵帽子親王。

額娘待他至親,福晉待他至近,幾個姐妹掛念他,就連他諸多的兄弟們,大多數也都待他甚好,對他最不好的那個如今已經被關起來了,二哥的奮力一搏,反倒陰差陽錯讓他得了權。

想著這些,胤祉臉上的笑容就更真切了,做過他騎射師父、在山西帶隊保護過他的穆克登,他嫡親的二姐夫,還有打小一起長大的老四,他與這三人的關系能不好嗎,如今只是稍微誇張的展示給外人看。

這樣一幅其樂融融的場景,看得一群武將心情復雜,不止在心裏頭把穆克登和阿林保的位置往上挪了挪,還把誠親王的實力往上提了提。

這位爺不聲不響,就把四貝勒收服了。

如今能上朝參政的皇阿哥,也就七貝勒、八貝勒、十二阿哥和十四阿哥不是誠親王派的人了。

七貝勒是中立派,而且因為身體原因注定被排除在皇位之外,十二阿哥自幼養在蘇麻喇姑身邊,和被太後撫養大的五貝勒一樣,與蒙古的關系太近了,也沒有可能爭奪皇位,十四阿哥才多大,都還未曾從上書房結業。

四個排除三,只剩下一個八貝勒,萬歲爺總不能為了一個兒子而去對付一群兒子吧,就算是萬歲爺為了自個兒,為了自個兒的權勢放棄一堆兒子,就真能狠得下心嗎,又真的能做成嗎。

此刻,在許多武將心中,四貝勒就是那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豐台大營的消息是瞞不過康熙的,北巡出發前,老四突然站隊,很難不影響他的心情。

康熙已經放棄這群討債兒子了,目光越過第二代,投降向第三代,所以這次北巡才會帶上年長的幾個皇孫,看看裏面有沒有好苗子值得培養,當然說是年長,可最大的弘昱也才只有七周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