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頭籌的猜測(第2/2頁)

眾人望著最南端的草靶與隨風飄揚的楊柳,紛紛驚嘆道:“這走馬射柳本就是極難中的,還棄用增闊的箭鏃改用尋常箭頭,今又妖風大作,這如何能射得中呢。”

“若是燕王在場,你們說是射得中還-->>

是射不中呢?”有大臣發出質疑,問道周圍的同僚。

“眾所周知,燕王擅射乃國朝第一人,其百步穿楊的箭法諸位也見過,若是燕王在,又何懼這區區妖風。”

“那麽諸位覺得其子如何呢?”大臣又問,“今燕王不在,然其子卻是試者之一。”

“王世子?”官員乃至外命婦們紛紛側頭看向北方的宗室席座。

旋即有人道:“世子是燕王殿下的獨子,騎術與箭術定然是燕王親授,適才第一場馬球,王世子縱馬一躍可謂驚艷四座。”

“最後還不是輸了馬球比試,”有人從旁質疑道,“我看呐,燕王世子遠不如其父,眾人皆知射柳之難,何況是用尋常的三簇箭,柳枝之細,若偏差一點都不足以將其射斷。”

就在眾說紛紜,揣測燕王世子箭術如何時,高士林又扯了一聲嗓子,高喊道:“陛下有旨,此次躤柳,試者走馬,需得靶心與柳枝同時射中,方能得籌,試者依例可射五箭。”

高士林的話出,可讓一眾年輕的宗室子弟愣住,“用尋常箭走馬射柳還要同時射中靶心才算得籌,這兩項本就極難,如今還要加在一起,這誰能得籌啊?”

“我看啊,今年的躤柳恐怕是沒人能得籌了。”

“早知就在馬球上好好拼一把了。”

於是眾人又陷入一番猜測,因難度再一次加大,眾人便將勝利的目光投向此次馬球唯一得全籌的衛王身上。

“看來今年端午宴的頭籌,是衛王殿下的了。”

“陛下今年怎將躤柳的規矩變得如此之難了,今年參試的還都是年輕一輩。”有朝臣不解道,“陛下一向不喜端午宴的馬球與躤柳比試,今年卻同開兩試,這不像是陛下的一貫作風呀。”

“陛下有時候行事從不從按章法,汝等又不是不知。”

禦座上,皇帝瞧著底下議論紛紛的人群,摸著胡須笑道:“卿的主意甚好,一箭定乾坤,可知是否萬裏挑一的將才,亦可探探這些年輕的天之驕子虛實,而不是臨時抱佛腳。”皇帝此言,似意有所指。

出主意的臣子抱袖於側,躬身道:“是陛下聖明。”

“卿覺得此次躤柳,誰能勝出?”皇帝問道。

張九昭不參試,遂早早將公服換回恭立於帝身側,隨後看了一眼宗室與官宦子弟,抱袖閉眼躬身回道,“回陛下,今日躤柳所增難度,非擅、精騎射者不能中,且今日盛東南之風,試者還要觀其風力,故而將門之後自幼教習騎射者勝算要大。”

“王振二子?”皇帝問道。

張九昭輕點頭,“二位小將軍或可中。”

“那燕王世子呢?”皇帝又問之。

張九昭再次躬身,“臣有幸,於謝恩時闖入世子府後院,親見世子騎射,為其精妙箭術嘆服,若無昔日箭傷,世子今日五箭,當全中矣。”

皇帝聽後後大驚,“你是說他能全中?”

張九昭沒有點頭以示肯定,“這只是臣的猜測,不過也許那日臣撞見的只是巧合又或許只是世子的運氣好。”

皇帝陷入沉思,旋即揮手,“究竟如何,躤柳場上一試便知。”

躤柳比試在陣陣鼓聲下宣布開始,趙希言還坐在席座上不緊不慢的喝了一口酒。

趙希言放下杯子,又摸了摸安陽公主的小腦袋道:“小舒月,你且看好了,兄長百步穿楊的本領。”

安陽公主趙舒月連連點頭,一旁的晉陽公主端著一杯涼茶,旋即放下道:“今年的躤柳不同與往年,恐怕這主意是陛下身邊那位探花郎所出。”

“不就是箭頭沒有以往寬了,還多了一項需要中靶心的害人規矩嘛,”趙希言撐著桌子起身,又伸手感受了一把風向,“今日的風不太友好,箭在弦上,不容有絲毫的偏差呢。”

“你知道就好。”晉陽公主道,忽然想什麽似的擡起頭,盯著趙希言欲言又止。

趙希言見她扭捏,便上前追問道,“阿姊想問什麽呢?”

晉陽公主攥著放在腹前的手,猶豫了一番後,開口問道:“你手上的舊疾?”

“原來阿姊是擔心我的舊疾啊。”趙希言笑眯眯的站直腰身,“如今都過去快半年了,早已好全。”

“莫要逞強。”晉陽公主又道。

趙希言旋即笑止,近前一步壓低聲音道:“讓我參試奪頭籌的不是阿姊你麽?”

晉陽公主撇頭不語,趙希言便又接道:“怎麽,阿姊現在反倒不希望我贏了麽?”

“還是說,阿姊反悔讓我贏試後去向陛下求娶世子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