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王世子拒賞(第2/3頁)

“卿雖錯失頭籌,然今日在躤柳上一騎絕塵,令眾人大為驚嘆,朕便破例,也許你一件賞賜。”皇帝極大方道,“說吧,卿想要何物?”

“陛下。”趙希言拱手,旋即扭頭看了看四周,又回首看了一眼左側文臣之列的孫氏,右側武將之列的王氏。

安陽見此,連忙輕輕扯了扯身側的-->>

長姊,擔憂的提醒道:“阿姊,陛下要賞世子哥哥了。”

晉陽公主眉頭微皺,盯著禦前一動不動,皇帝的眼裏印著一個意氣風發的少年。

李皇後越看越喜歡,而皇帝卻是越來越心煩以及恐慌,少年救人的身影與箭無虛發的箭術一直在腦海中揮之不去,仿佛下一刻,大軍壓境,一支利箭即將穿過城墻刺破他的喉嚨一般。

“陛下,臣不要賞賜。”趙希言回道。

眾人皆以燕王世子錯失了一個機會而嘆息,還有不少人認為趙希言會借此機會同衛王一樣求娶一直求而不得的孫氏。

“為何?”皇帝問道。

“朝廷自有朝廷的規矩,臣未能得頭籌,因而不能邀賞,且臣心念的,怕是在諸位大人眼裏看來是極為不雅吾與不恥的,若臣說了會引起一陣指責,那臣還不如不說呢。”趙希言回道。

趙希言的話說的並沒有那麽直接,像什麽都沒說,但是所有人都好像聽明白了。

“還真是如京報上所言,燕王世子要納一個青樓女子為世子妃。”

“就說了,爛泥扶不上墻,空有一身好武藝。”守舊的一些儒臣沒好臉色道,“丟盡了宗室的臉。”

青樓女子幾個字,一時間充斥在議論聲中極為刺耳。

皇帝沉著一張不悅的臉,好似在指責趙希言不該當廷說出這種難登大雅之堂的事一樣。

“罷了,”皇帝旋即甩手,“汝還是孩子心性,去吧。”

“謝陛下。”趙希言謝恩後回座。

皇帝看了一眼趙希言離去的身影,日暮下,少年的影子被拉得極長,她踩著的影子,一步一步向前,余暉打在西側的臉頰上,臉上輪廓分外明顯,淡藍色的眸子在此時,分外耀眼。

皇帝的這一眼,便讓他想起了張氏滿門,瞳色皆異,就連外嫁之女所生子嗣,也有一半的幾率是。

夜幕降臨,一輪新月靜悄悄的爬上樹梢,各宮廊道風聲不斷,隨後被熙熙攘攘的交談聲所覆蓋。

各司提舉帶衙門字樣的燈籠穿梭於宮門間,一連幾刻鐘,宮城四周都被車馬聲圍繞,尤以西、南側最多。

端午宴散去,帝後離宮,至內廷時分道,皇帝連聲招呼都未打便改道去了其他後妃的殿中,只剩皇後的儀仗隊孤零零的行走在漆黑的宮廊中。

“殿下…”嬤嬤站在安車旁,擡頭張望著李皇後。

微弱的燭火照耀著李皇後瘦弱的身軀以及落寞的臉,國母端坐在安車上儀態萬方,卻雙目失神,滿是憔悴。

嬤嬤眉頭緊鎖,“陛下的方向,好像又是周貴妃處。”

皇後端在腹前的雙手突然緊攥,本維持皇後禮儀的她突然低頭失聲一笑。

然李皇後只是笑著,也不吱聲,嬤嬤害怕她會出什麽事,便催促著擡輦的宦官加快速度回宮。

——坤寧宮——

殿內,李皇後換下沉重的禮服,一個人坐在鏡台前呆呆的望著銅鏡裏的自己,花容失色,不覆青春,良久後突然開口,“自成婚,他就極少來坤寧宮,而後雖有改善,然我知道,他每次而來,都只是為繁衍皇嗣,以堵朝臣的嘴罷了,他本就不喜歡旭兒,自被迫立儲之後更是,如今他也只是將他當做儲君培養,而非是父子。”

此時李皇後身旁只有自小相伴的嬤嬤一人,“殿下…這麽多年過去,奴從未聽您抱怨過一句,若是有委屈,可以說出來,還有心中的不快也是,”嬤嬤極心疼的望著李皇後,“或許,哭出來會更好,憋在心裏,恐日久成疾。”

李皇後擡起手輕輕擦拭著已經幹涸的眼角,“這麽多年過去,我的淚早已流幹。”

內廷宮殿的過道間,宮燈隨風搖曳,從端午宴散去,皇帝瞧了燕王世子最後一眼便一臉愁容至今。

皇帝坐在禦輦上,眼中撲朔迷離陷入著沉思,高士林見狀,小心翼翼的問道:“皇爺可是因今日燕王世子在端午宴比試上的風采而想起了往事麽?”

皇帝回過神,擡頭望著布滿繁星的夜空,腦海裏又閃過些許回憶,“張氏滿門…”

“張氏滿門如今就只剩下特赦的燕王妃了,當年出逃的安平伯也在十五年前抓捕歸案,如今怕是連枯骨都腐朽了,皇爺還有什麽心結呢?”高士林道。

皇帝側頭,眼中閃爍著狠厲,“那孩子,也是張家的骨血呢。”

高士林大驚,“他是皇爺的親侄兒,是大明塞王的嫡子,是趙家的骨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