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楊家

楊夫人招呼徐中行坐下, 正好與對面的楊靜姝對了個臉,她看著倒是瘦了許多,整個人形容十分蒼白消瘦, 但是徐中行卻沒有多看她,只和徐夫人說話。

楊夫人是楊言正後來娶的繼妻,也是出身書香門第,因此即便如今落魄了,言談也十分文雅。

先問了問徐中行家裏的事兒,聽到一切都好,這才嘆息著道:“你老師之前在幾個學生裏, 最擔心的就是你, 如今看著你過得好,想來他也能安心。”

徐中行聽著這話,眼中也閃過一絲沉痛。

不過楊夫人是個很會拿捏情緒的人, 很快又轉移了話題,說起了楊家的事兒。

無非也是些瑣碎的事情, 比如楊如珪念書的事兒, 家裏的家計情況等等。

徐中行隱約聽出了拮據的意思, 便從袖子裏摸出來一個荷包,遞了過去:“這是我來之前夫人交給我的,說讓我一定交到師母手上,也算是我這個做學生的一點心意。”

楊夫人聽著這話, 面上神色有些尷尬, 到底還是推辭了一下:“家裏雖然拮據些, 卻也能過得下去, 你不必如此。”

徐中行卻只是淡淡一笑:“老師對我有再造之恩, 如今老師去了, 也該我這個做學生的奉養師母才是,只是我往常因為公事,不能適時過來探望師母,如今也只能奉上這些阿堵物,還請師母不要嫌棄才是。”

這話說的十分漂亮,楊夫人面上的尷尬也減淡了幾分,有些感慨的嘆了口氣:“自打你老師去了,如今也就只有你還記得我們娘幾個了。”

看著倒是有些傷感起來了。

徐中行急忙勸了幾句,而楊夫人跟前的嬤嬤,也將那荷包收了起來,一捏,只薄薄一層,便知道裏頭是銀票,應當不少,眼底閃過一絲喜意,順手將荷包塞進了袖子裏。

而徐中行這邊,等安慰好了楊夫人,時間也差不多了,楊夫人便要招呼他用午膳,徐中行也沒拒絕,順勢留了下來。

而那位坐在對面,一直沉默不語的楊靜姝,此時也起身要告辭。

但是楊夫人卻一改常態,並未讓她就這麽下去,反是道:“慎之是你父親的學生,也是咱們自家人,只是吃頓飯,倒也不必避嫌。”

徐中行聽著這話心下一動,下意識看了一眼楊夫人。

這位夫人出身書香門第,往日裏最看重規矩體統,一開始他出入老師宅邸,這位夫人仿佛是嫌棄他出身低,也從未給過他什麽好臉色,後來他讀書有成,這才溫和了幾分,及至楊家落得如今這個地步,夫人這才將往日裏的高傲徹底放下。

可是即便如此,男女大防的規矩,她心理應當還是清楚的,但是此時卻毫不顧忌,這裏頭……

徐中行從徐夫人那張平淡無波的臉上看不出絲毫破綻,便也索性低下了頭,只當聽不到。

倒是楊靜姝聽著這話漲紅了臉,忍著羞道:“母親,女兒房裏還有些事兒沒做,還是不打攪你們用膳了。”

楊夫人卻只是輕笑:“什麽事兒能有這麽重要,吃完飯再做也來得及。”

楊靜姝仿佛是聽慣了母親的安排,此時也只能咬了咬下唇,不敢再反駁。

一邊的楊如珪似乎也看出了其中詭異,但是他卻也不敢挑釁嫡母的權威,因此只能左看看右看看,然後老老實實的低下頭,一句話也不敢多言。

一行人就這麽神情詭異的去了西次間,飯早就已經擺好了,自然與之前首輔府的時候天差地別,可是徐中行出身寒微,看著這些飯菜,也覺得盡夠了,甚至對這樣的家庭條件來說,有些奢靡。

不過他卻不會多說什麽,只安安靜靜的坐了下來。

雖然都說食不言寢不語,之前楊夫人也是認真遵循這一點,可是今兒也不知道為何,話卻是多了起來,一邊吃一邊問徐中行家裏的事兒,著重問了蔣明菀的情況。

哪怕徐中行話不多,也不得不回答幾句,但是他這些回答也只是泛泛而談,滿口都是,夫人都好,夫人也惦記您,和沒回答沒什麽區別。

楊夫人聽了之後心裏有了計較。

等到吃完飯,楊夫人這才將兩個兒女遣了下去。

楊靜姝看著仿佛終於松了口氣,忙不叠的就走了,楊如珪倒是老老實實行了一禮,這才歡歡喜喜的拿著書本出去了。

等到人走了,楊夫人這才換上了一副悲苦的臉色,道:“慎之,你是自己人,有些話我也不瞞你,靜姝這孩子的命苦啊,我這輩子,就她這麽一個孩子,可是這孩子自打出嫁,真是一天好日子都沒過過,她之前那個婆家刻薄,待她不好,而這孩子也是老實,每日裏只能謹小慎微,侍奉公婆,可是沒想到到頭來還是落了這麽一個下場,如今到了這省府竟也不得安寧,前兒我帶她出去,竟被這街面上的一個混頭子給看見了,這幾日日日來家裏耍無賴,說要,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