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應對

看著徐中行氣成這樣, 蔣明菀沉默了一會兒,理了理思路,終於道:“老爺也別生氣, 蓁姐兒到底是我們女兒,他們便是起了這個心思,難道還能明火執仗逼咱們嫁閨女不成?”

徐中行抿了抿唇,許久才道:“只是這事兒但凡有些風言風語出去,蓁姐兒的名聲只怕也……”

蔣明菀聽著這話,面上浮起一絲寒意。

這輩子白家沒辦成的事兒,孫家和袁家又想來做嗎?

“那老爺說該怎麽辦?”

徐中行深吸一口氣, 似是將火氣往下壓了壓, 許久才道:“我會盯著孫家那邊的,你這邊……”

他語氣頓了頓,許久才接著道:“早些給蓁姐兒看人家吧。”

蔣明菀咬了咬牙, 前世今生,難道有些事兒真的變不了嗎?

蓁姐兒如此, 那揚哥兒呢?

一想到這個, 蔣明菀心裏就發慌。

許久才道:“老爺, 不如也早些叫揚哥兒回鄉吧,如今明州府這樣亂,我怕……”

徐中行擡起頭,看向蔣明菀, 眼中閃動著不一樣的光芒, 許久, 他終於道:“也好。”

說這話的時候他神色並不好看, 畢竟被逼到這個份上, 任誰心情也不好, 更不必說徐中行這樣心高氣傲的人。

蔣明菀見他如此,心中一軟,急忙上前安撫:“你也別多想,咱們雖然是退了一步,可是老話說得好,好漢不吃眼前虧,如今退一步,日後自有找補回來的時候。”

徐中行聽著這話,卻忍不住輕笑了一聲,神色也好轉了許多,他柔聲道:“你不必安慰我,我對如今的情勢也是有所估量的,袁同徽遲早要離開明州府,只是這事兒卻不一定在他走了之後能了結,我不會沖動的,如今敵強我弱,退一步又有何不可呢?”

看著他依舊頭腦清晰,蔣明菀不由松了口氣,上前拉住了他的手柔聲道:“實在不行,我便與娘家下話,將蓁姐兒嫁回蔣家,袁成壁再勢大,卻也不會隨便與我父親對上。”

誰知徐中行聽了這話卻搖了搖頭:“不必如此,人你可以慢慢尋摸,袁同徽此人,心胸極為狹窄,行事也每每出人預料,蔣家到底是世家,說不準他就會借著這個機會對蔣家出手,到時蓁姐兒的處境倒是兩難了。”

蔣明菀一聽這話也反應過來,點了點頭:“老爺說的是,是這個道理,只是您覺得該給蓁姐兒相看什麽樣的人家呢?”

徐中行沉吟了一會兒,終於道:“不要嫁到世家去,也不要與袁家有什麽糾葛,倒是可以往勛貴中考量一二。”

蔣明菀一愣,沒料到他竟然會這麽說。

要知道,文官和勛貴之間是隸屬於兩個不同的群體,互相嫁娶也是極少,勛貴瞧不上文官,文官更是恨不得將勛貴排除在朝堂之外。

在袁成壁起勢之前,兩撥人幾乎是涇渭分明,來往極少。

如今徐中行作為正兒八經的文官群體,竟然會這般開明,想著將閨女嫁給勛貴,也是很難得了。

蔣明菀沉默了一瞬,終於道:“這只怕很難。”

徐中行卻笑了笑:“難不怕什麽,慢慢尋摸,總有合適的,勛貴子弟也不都是混吃等死的紈絝子弟,也有一二上進好學的。”

蔣明菀沉思片刻,到底點了點頭。

其實徐中行這個想法也不無道理,如今文官勢大,皇帝也有提攜勛貴的意思,只是大部分勛貴人家都不爭氣,躺在祖宗的功勞簿上吃老本,皇帝便是想扶也扶不起來,但是若是真的有一二出息的人,那前程肯定也沒的說。

這般想著,蔣明菀倒也覺得這個主意不錯了,再一想前世數得上的那些人,她倒是又振奮了許多,如此這選擇的余地倒是大了不少。

“好,那我這就給我母親寫信,請她留意一二,若是老爺有什麽中意的,也可以先說給我聽。”

看著蔣明菀沒有什麽太過抗拒這件事,徐中行心中暗暗松了口氣,又聽她問自己的人選,徐中行皺了皺眉,許久才勉強道:“文昌伯家的嫡長子倒還勉強可以入眼,前些年在京城之時,我就曾聽同僚說過他十分勤勉。”

蔣明菀生於文官之家,對於勛貴幾乎沒什麽了解,聽到文昌伯的名字,也是反應了一會兒這才想起來,文昌伯姓沈,祖上是太/祖皇帝的謀士出身,只是後來失了勢,如今家中雖然也是勛貴,但是已經淪落到了二流人家,不過即便如此,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有個世襲罔替的伯爵爵位在,那就起碼能保證家族世代富貴。

這樣的人家算不上頂好,卻也不能說一句差,尤其還是嫡長子媳婦,那可是宗婦,如此又有不同了。

蔣明菀仔細想了想沈家那位公子前世的前程,好似也不差,而且更重要的是,身為勛貴,那就指定能待在京城,這對蔣明菀來說,就是最大的好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