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謀逆

兵部侍郎的一句話出來, 屋外頓時鴉雀無聲,眾人看著此時上官的面色,俱都各懷心思。

剛剛外頭喊得這麽熱鬧, 若說他沒有聽見那是不可能的,可是他竟還是這麽問,可見這裏頭定是有什麽貓膩。

一時間,許多人倒是不敢搭話了,只有一個性子莽撞的,也沒想這麽多,直接發問:“大人, 如今北城兵馬司帶人圍住了府衙, 這些人如此大膽,大人該拿出個主意才是!”

兵部侍郎聽了這話卻只是淺淺一笑:“我如今能有什麽主意,這些人若是有謀逆之心, 我即便是兵部侍郎,只怕也節制不住他們, 諸位同僚還是靜等時局變化, 再做處置吧。”

其他人一聽這話, 俱都變了臉色,這是不管此事了?

而問話的那人,也滿臉的焦急,忍不住道:“大人, 怎能如此啊, 好歹也該往禦前送信啊!”

那兵部侍郎卻只是擺了擺手:“諸位同僚都先回去吧, 容我思索片刻, 往禦前的信自然不會落下。”

話都說到這份上了, 底下人一時間也說不出什麽話來, 只能面面相覷。

而那個發聲之人,也被相熟的同僚拉住了袖子,沖他搖了搖頭。

那人並非蠢人,也意識到了事情不對,到底只能皺眉忍下。

而兵部侍郎此時仿佛也並不想與這些人糾纏,轉身就回了自己的屋子。

外頭的人互相對視一眼,都在各自眼底看到了不安和忐忑,可是卻什麽話都沒說,各自散了。

那率先發聲的人是最後才走的,他眉頭緊皺,也並沒直接回自己的官署,而是匆匆往官衙後頭去了。

楊如瑾很快就接到了各個衙門的消息,知道了北城兵馬司果然已經有了動靜。

東南兩處毫無動靜,而西中兩城的兵馬司,仿佛有些躁動,派了人出去打聽消息。

楊如瑾神色平靜,只令人緊守門戶,旁的一概不管。

福安有些焦慮:“公子,不會出什麽事吧?”

楊如瑾卻只是淡淡一笑:“能出什麽事兒,你且看著就是了。”

福安自然不敢違背楊如瑾的話,畢竟在徐中行走之前,就把徐家上下大小的事情,都交到了楊如瑾手上。

正在此時,外頭突然傳來腳步聲。

福安有些詫異的看向門外,卻見是揚哥兒緩步走了進來。

楊如瑾絲毫沒有驚訝的神情,只淡笑道:“怎麽這會兒過來了?”

揚哥兒抿了抿唇:“楊伯父,如今情勢如何?”

楊如瑾只是笑:“一切盡在掌握之中,你放心便是。”

揚哥兒有些不甘心,可是看著楊如瑾的神情,又不好再多問,只能低聲道:“若是有用得著侄兒的地方,還請伯父不必客氣。”

楊如瑾笑著點頭:“這你放心,今日這等情勢,我定不會有所保留。”

揚哥兒松了口氣,進來坐到了楊如瑾下手,楊如瑾挑了挑眉,看出來他不想走的意思了,也沒有出聲趕人,而是繼續和福安吩咐事情。

此時的京郊祭壇,大臣們歇腳的偏殿已經被團團圍住了,不知內情的人嚇的臉色慘白,惶惶不可終日,而知道些許內情的人,面色也不見得多平靜,俱都低垂著眉眼,琢磨著如今的時局。

最後有人終於忍不住低聲喝問:“到底出了什麽事兒?皇上呢?”

守門的人沒有動靜,只是冷冷的看著殿中的人。

這樣冷肅的氣氛,更是讓人心驚膽戰。

許多大臣都與相熟的人湊到了一起,低聲議論如今的情形。

可是說來說起,也說不出個因果來,只能焦急的看著門外。

徐中行此時自然是和嶽父舅兄還有女婿幾人站在一處,後來又漸漸的有同僚和相熟的友人湊了上來,倒也算是一個不大不小的勢力圈子。

蔣明昭手心發汗,面色慘白,忍不住低聲問徐中行:“慎之,這到底是怎麽回事?”

徐中行面容平靜:“兄長不必著急,想來很快就會有結果了。”

蔣明昭聽到這句異常冷靜的話,忍不住看了妹夫一眼,見他的面色依舊不動如山,心中不由納罕。

難道他早有所料?

正在蔣明昭疑惑的當口,外頭突然又傳來一陣喧嚷。

眾人一下子安靜下來,都定定的看著門口的方向。

很快,門被打開了,然後一群人,簇擁著一位老人走了進來。

眾人一看來人,面上俱都露出喜色,有人已經忍不住開口:“袁閣老!”

袁成壁看著眾人,笑著點了點頭:“讓諸位同僚受驚了。”

大家都急忙連道不敢,有些性子魯直的,已經忍不住開口問了:“閣老,到底出了什麽事兒啊,怎麽竟將我們圍在此處,陛下如今在哪兒?”

袁成壁的目光,從在場之人的面上一一掃過,只在徐中行的臉上,停留了一瞬。

他對著眾人淡淡一笑,道:“諸位同僚不必焦急,是剛剛有歹人行刺皇上,如今歹人已經被制住,皇上也安全無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