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第2/5頁)

沈嬈有點著急,生怕有人注意到自己,好在這時康熙突然開口,一句話就把全場的注意力徹底吸引了過去。

“土謝圖,你可知罪?”康熙兩指撚弄手中玉杯,沉聲問道。

突然被點名的土謝圖汗面上一僵,可想到白日裏那尊大佛以及哲布尊丹巴那得意的神色,他不得不走到堂前,徑直跪了下來:“阿木古朗汗在上,臣土謝圖知罪。”

康熙一口飲盡杯中酒,神色淡漠道:“那就準你當著眾王公的面,具疏請罪。”

他話音剛落,就有理藩院的官員將土謝圖汗此前已簽字畫押的請罪奏章呈了上來。

土謝圖汗心中暗恨,清廷皇帝這是要把他的面子當著眾人撕下來用腳踩,然而事到如今已是騎虎難下,縱然他此時硬氣一回,拒不認罪,康熙大可以拿著他此前的認罪詔書,將此次戰禍都推到他頭上,另立哲布尊丹巴為王。

此前的一念之差,只是沒想到清廷皇帝會將事做得這麽絕、這麽滴水不漏,如今再不甘,卻也只能按照人家提前設計好的路走下去了。

土謝圖汗心一橫,跪地叩首後接過詔書,一子一句念了出來,這請罪奏疏經過理藩院的潤色,僅僅是細枝末節字句上的改動,連起來的意思卻差了很多,偏偏土謝圖汗此時早已心亂如麻,根本想不起原本的詞句來,只能照本宣科地讀完了整篇奏疏。

土謝土汗認罪後,整個營地上落針可聞,大清這邊的官員各自交換著眼神,俱是欣喜之色,喀爾喀蒙古的王公們神色就精彩得多了,有暗自不忿者、有深感蒙羞者,還有因為看出了土謝圖汗地位不穩而面露興奮之色的,總之是各懷心思,卻沒有一個願意冒頭的。

康熙這才露出幾分淡淡的笑意來,他接著土謝圖汗的話總結道:“喀爾喀蒙古此番動亂,概由爾違誓興兵所致,此乃爾一人之過,然今喀爾喀蒙古雖窮困已極,尚能憶朕舊恩來歸,如今又主動具疏請罪,其心可彰,朕亦願寬宥其罪。”

土謝圖汗心裏一松,以為到了這一步,自己的事終於算是就此接過了,可康熙卻又轉頭叫鑾儀衛帶上個人來。

那人也是在坐眾王公的舊相識了,居然是此前喀爾喀內亂中,右翼首領劄薩克圖汗的親弟弟,劄薩克圖汗已在此前的內訌中,被土謝圖汗斬於亂軍之中了,只沒一個留意,就叫他的親弟弟在混戰中逃走了,卻不知怎的,居然又被康熙找到了。

此人名叫妄紮蔔,此時一身寶藍色蒙古袍,面白體寬,雖說是淪為了康熙帝的階下囚,但氣色瞧著卻比那些剛從沙場上死裏逃生回來的喀爾喀王公要好的多。

妄紮蔔被帶上來,第一件事便是恭恭敬敬地給清廷皇帝行了個標準的君臣之禮,康熙對他的態度也遠比對土謝圖要和善許多。

“咱們蒙古與大清是累世之好,從□□爺打天下的時候起,你們出人出力、借糧借馬,為大清江山的奠定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勞,不僅是朝堂之上,幾代的滿蒙聯姻,更是讓咱們在血脈上也有了扯不斷的聯系,咱們是一家人。”

康熙說完掃過在場眾人的表情,勾了勾嘴角繼續道:“今日諸位王公既尊朕一聲大汗,朕也就腆居一回家務官,此前戰亂致部民流離失所,尤其是右翼損失慘重,為了平緩右翼部民的傷痛,朕決議策妄紮蔔為親王作為彌補。”

此話一出,營地上頓時一片嘩然,尤其是土謝圖汗的追隨者,左翼王公們齊齊皺了眉,爵位不比其他,他們是小部落,為了活命投清時,就已經做好把面子扯下來的準備了,然而卻不願意將實在的好處也獻出去,正如康熙所言喀爾喀如今是窮困已極,本來就不大的飯碗,還要再多個人爭,這叫人豈能甘心,有脾氣暴的已經開始低聲抱怨起來了。

可康熙卻跟沒聽見一樣,親自斟了一杯酒送到土謝圖汗手裏,又命人給妄紮蔔也倒了杯酒,叫兩人共飲一杯,前仇舊怨共泯。

康熙話說的漂亮,叫人連個反駁的機會都沒有,且他給自己親自斟酒的區別待遇,叫土謝圖汗十分滿意,經過這幾天大起大落的折騰,土謝圖汗面對康熙此刻這一小小的禮遇,竟由衷升起幾分皇恩浩蕩的感激之情來。

他接過康熙遞過來的酒水,沖妄紮蔔舉了舉杯,妄紮蔔也上道得很,當即又按照蒙古人拜見部落汗的禮節,右手附在胸前深鞠一躬,給足了土謝圖汗面子,土謝圖汗當即大樂,兩人共同舉杯,撫掌大笑,還真有幾分恩仇盡泯的意思。

底下的哲布尊丹巴看著眼前這一幕,對側身站在一旁,一臉雲淡風輕的康熙帝又多了幾分畏懼。

至此康熙今日所要達成的目的,俱已功成,他施施然走回禦座,心情頗好地接受那些蒙古王爺和朝中大臣的敬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