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八章 信仰與文明(第3/3頁)

這信仰並不再純粹,而僅僅只是交易而已。

真正的信徒,是不會因為神祇不降下恩賜便放棄信仰與朝拜,而是會將信仰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之中。

若只有在需要時才祈求神祇,不需要時便將神祇拋棄放在一邊,那這還是信仰麽?

正因如此,陰影之神才會沉默,已經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了。

若是發展生產力,民眾的民智便會不可避免的大開,屆時信仰便會消退。

但若是硬生生掐斷這些,將民眾的智慧壓制,讓一切回歸原本,又會導致大量的民眾與信徒死去。

這同樣是一種嚴重的浪費。

兩者相比起來,似乎哪一個都不算好。

那麽,有沒有兩全其美的辦法呢?

似乎是有的。

只要將信徒的一切壓制,在做到這一點的同時為他們提供足夠的糧食讓他們繁衍下去,能夠吃喝不愁,那麽自然就可以降低矛盾,讓暴亂不再出現,也讓祭司們不再動手鎮壓屬於陰影之神的信徒。

簡單來說,就是從外界獲取物資,來圈養自己的信徒。

就如同人類圈養家畜一般,將自己的信徒當做牲畜一樣圈養著。

而神祇的祭祀,則成為看守家畜的牧羊人。

這便是陰影之神所獲得的最終辦法。

嘗試過後,效果確實不錯。

因為充足的食物,民眾不會再為生計而犯愁,同時也不必為生計而煩憂,每一個人都可以輕松的成為活下去,不必再去爭奪有限的生存空間。

同時因為信仰的存在,他們內心的精神世界得以得到填補,忍耐力會被提升到最大程度。

這便可以長期維持下去。

理論上來看確實十分完美。

但卻也有兩個巨大的缺陷。

第一個缺陷,便是必須要從外界獲取到巨量的糧食等必需品。

不然的話,隨著人口的日益增長,矛盾終究還是會爆發。

第二個問題,則是這一套體系只能夠在一套相對封閉的系統中使用。

因為若是系統不夠封閉,在外界有著勢均力敵,甚至是更加強勢的敵人,那麽這一套就無法在競爭中生存下來,遲早會被外力所影響,甚至於崩解掉。

而在卡多帝國之內,則能夠完美實現這個條件。

“可惜……”

陰影之神望著腳下的世界,看著那一個個生活在卡多帝國之內,臉色狂熱,且吃喝不愁的信徒們,心情也不由變得復雜。

陰影之神並非是惡神,相反,他是一位相當開明的神祇,在過往的時代中也曾不止一次的為信徒而戰。

因而他在看見始祖世界的變化時,才會希望自己的信徒也能夠如此,像外界的人一般變得更好。

但是文明與信仰之間,似乎天然便有沖動。

或者說,那些人心中仍然有著信仰,但所信仰的卻不再是別人強加於他們身上的,而是他們自己堅信的一些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