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忍冬(第4/6頁)

高勝男眼中才亮起來的小火苗又滅了。

開玩笑,減肥這事重在堅持,得靠毅力,若第一日就破了例,那她的計劃永遠都只會停在第一日,永遠在重復第一日了。

三個笑鬧著出了西市,往學館去。

卻不知在三人身後,有幾個錦衣華服的青年男子,與中間那白面青年打起趣來:“喂!竇十五,你瞧,那可是你未過門的小娘子?你瞧瞧,嘖嘖嘖,那臉面,倒是紅光滿面哩,也不知遇了甚好事。”

竇十五氣得咬了咬牙,這小娘子家家的,怎就不能學了她妹妹,閑來無事做點女紅針線,讀點詩詞歌賦,好好的閨閣女子不做,偏要學了那些武夫舞槍弄棒!

他也不想想,若不是他未來的嶽父舞槍弄棒哪來那武功侯的名氣,她親娘又怎看得上人家?

“竇十五,你也莫氣,她那紅光滿面,倒也能理解,畢竟出了孝期就要嫁與安國公府的三郎君了,心潮澎湃也是人之常情……”

竇十五被那“紅光滿面”刺得心煩意亂又滿腹委屈,自己親娘是怎想的?自己生得這般英偉不凡,卻要配那醜八怪……真是蒼天不公!再想到自四月十五家裏祖母著了那遭後,皇後娘娘將小秦氏訓斥了一頓,使了兩個宮裏嬤嬤來“教”她規矩,將那房門給把得嚴嚴實實,他想要進房去討要兩文零花都不行……這日子委實難過!

後來官家也專門使了個小黃門到竇家,說了安國公幾句,罰了他三月奉銀,惹得親爹也沒余糧,他想討要零花更是無門了。祖母竇老夫人雖有好些豐厚的家財,但她的好東西,卻也是不會輕易予他的。

連續兩月來,京裏都在議論竇老夫人自請收回爵位的事,鬧得他出門也好生沒面子!往日喜與他來往的世家子,今日都不予他好臉色,害得他只能與這幾個沒本事的來往,現又聽了些打趣話,連帶著對高勝男更不喜了。

三個小姑娘到了朱雀大街,江春又與高勝男交代幾句,令她家去了晚食不可食油膩湯肉,若她有手機,江春恨不得令她每餐飯前拍張照片來讓她過目,不然這小姑娘的毅力……她真的無法相信。

第二日,是眾生入學兩個月來的第一次“實驗課”——去百草園識藥認藥,但夫子卻不是那位長孫夫子。眾人天色還黑著就起了,先由趙學錄帶著出了南面的朱雀門,順著城門外大道步行近半個時辰才到片密林處,入口有塊“百草園”的牌匾。

依次排了隊入園,自有負責園林看管的藥工接待眾人,趙學錄則道園內有專人負責他們午食,散了午學後自行回學寢即可,反正那園子離城也不遠,他們一路行來都不知遇了多少車馬行人,倒是不消擔心的。

帶隊的藥工自稱姓王,眾生紛紛口稱王師,跟了他從近門處第一塊藥圃瞧起。

那是一塊方方正正長寬分別為三丈的藥圃,裏頭生了些綠油油的植物,葉子似桃葉,細長油亮,卻比桃樹矮小得多,頂多就四五十公分高,江春有些好奇,這是何物。

“這是大青葉哩,不信小友可聞聞味兒。”原來是徐紹走到她身後來。

不過想想也是,他跟著做生藥生意的父母多有見識,能識得此物,倒也不奇怪。

其實這大青葉只是藥材名,真正的植物名叫法是菘藍。這菘藍可全身是寶,不光青綠色的葉子入藥叫“大青葉”,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謂解毒要藥了,一年可采摘三次,這幾日正好趕上第一次采摘完,還未到第二次,故看著枝繁葉茂。

它不止葉子莖枝能入藥,根也能入藥。而它的根就是後世眾人皆知家喻戶曉“包治百病”的——板藍根!板藍根江春就懂了,那是涼血解毒、清利咽喉的要藥,臨床上常用於熱毒斑疹,咽喉腫痛等症,後世臨床上又用治傳染性肝炎……當然,“非典”期間也是好生出了場風頭的了。

見江春呆呆望著菘藍出神,徐紹以為她還未轉過來,又補充道:“前幾日長孫夫子用來治痄腮的也是此物呢。”

江春面露疑惑。

幾日前夫子說到他從醫經驗,某次遇了個婦人抱了啼哭不止的小兒來,兩歲多的小兒問甚也說不出,只見兩頰耳下紅腫一片,那婦人是個愚昧的,去那神婆處買了好些香灰來燒給他吃……

吃了好幾日反倒越腫越厲害了,她才抱去瞧大夫,旁的大夫見他臉腫成大饅頭了,都道是大頭瘟,不消瞧了,回去準備後事算了……可把那婦人急得半死。

恰巧老夫子上街,見了那情狀,道不過是痄腮罷了,拿了些青黛粉與她,令她用雞子白(蛋清)調成糊狀敷於小兒紅腫處……不出三日,那腫消了,紅退了,就是精神都好起來了,五日後又恢復活蹦亂跳。

當時眾生驚奇,到底是何物如此神奇,公孫夫子卻只笑笑不語,道“過幾日|你們進了百草園自會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