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航空英雄(第2/4頁)

以前就是二三十分,有的時候幹脆就不學習,還有好幾個孩子上學不認字兒,幹脆回家放豬去了,江延來到學校,村裏人說他教書好,以前不上學的那八九個孩子才重新回到學校裏。

江延也沒有嫌棄他們,而是不聲不響地給他們把功課補回來。

倒是張老師抱怨,那些半路回來的學生拉其他學生的後腿,不打算收他們。

按照張海成的意見,幹脆把這些孩子攆回家就算了,讓他們該放豬,放豬,該放牛放牛。

畢竟鎮上每年還要考試的,要是成績太差,影響他拿工分。

他們所在的這所小學年年全鎮倒數後三名。

成績倒數都已經成了習慣了,從無例外,不管是有多少學生,不管老師是誰,這個倒數後幾名非它莫屬。

就這樣的成績,張海成還害怕拉後腿。

還拉啥後腿了,拉不拉後腿不都一樣嗎?倒數第一和倒數第二有啥區別,江延想不通。

江延覺得是張海成嫌棄那些孩子基礎太低,教起來太費勁。

不是有句話說的好嗎,上輩子殺豬這輩子教書,上輩子殺人這輩子教豬。

栓子和寶柱這樣的學生簡直比豬還要笨,更不要說那些半路輟學的孩子了。

他們的家長也是看著江延這樣的懶漢,有點學問都能當代課老師,還能拿工分,所以才把孩子送過來的。

江延無意間還成了正能量。

江延不嫌棄他們基礎差,不能因為這個就耽誤孩子的一輩子,萬一孩子以後有出息呢?要是這樣把孩子退回去,他們就只能一輩子放豬了。

這件事兒成了他們矛盾的導火索。

張海成鐵著一張臉:“最近回來的這八九個孩子基礎太差,我看還是讓他們回去算了,他們不是學習的材料,還是放豬適合他們,江延你還是年輕了,你費這些心思幹什麽?”

他的意思就是嫌棄江延多管閑事,嫌棄江延是個代課老師,對這些孩子這麽關心幹嗎?

江延心頭一動,張海成可是原身的老師,是他心裏十分崇敬的人,他都沒有想到張海成能說這樣的話?

這種話居然是一個為人師表的老師說出來的?他只在乎自己的成績,絲毫不在乎這些孩子們的前途,他的話讓他自己的形象在一瞬間轟然崩塌。

有些人你不跟他接觸長了是不知道他是什麽樣地人的,接觸長了才會知道。

畢竟時間不會遮掩一個人醜惡的嘴臉,日久才能見人心。

江延也沒有跟他辯解,索性就當沒有聽到,該教孩子,還照常教孩子,剛回來的那九個孩子,江延給他們吃小灶,單獨教。

他不是嫌棄這些孩子們成績差嗎?補回來不就行了?

行動勝過雄辯。

江延這樣的做法,讓張海成有些沒面子,本來想把那些孩子趕走的,但是現在沒有了理由,人家江延一個代課老師都能這麽盡職盡責,更不要說他一個正式老師了。

他要是鬧起來,村裏人肯定會有看法的,所以張海成把這個仇記心裏了。

江延教書教得好,已經不是什麽秘密了,村裏的人幾乎家家戶戶都知道,尤其是剛剛回學校的那八九個孩子,也都學了不少東西,江延在村裏的聲譽越來越高,一提到小學,人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江延。

不少村裏人開始往江延家裏跑。

江延回到家,發現家裏多了不少東西。

雞蛋,花生米,還有豬肉。

江延:“這些東西哪裏來的?”

這年月生活條件本來就艱苦,人們都掙紮在貧困線上,江延可不能接受這些東西。

田秀娥喜滋滋:“都是鄉親們給的,還不是你在學裏教得好?”

江延;“媽,這些東西你趕緊給人送回去。”

東西不能亂收,江延絕對不會那樣做。

田秀娥:是他們非要給的,我都攔不住。

江延趕緊把東西給人家送回去。

他教書育人是應該的,東西不能收,這個口子不能開。

送東西的人家都不知道說什麽好,本來東西就不多,就是感謝感謝江延,畢竟孩子都一年沒上學了,江延還能手留下他們,然後給他們補課,這是一般人都做不到的。

江延說什麽都不要,並且告訴他們要按時到學校上課,不能停學幹農活。

這些孩子們的家長羞愧難當,答應不再讓孩子放豬去了,保證好好上課。

江延帶著這群孩子每天讀讀寫,要不然就唱國歌,學生們在學校裏都過得豐富多彩。

就連栓子和寶柱兩個人的成績都上升了不少。

一次考試過後,栓子居然考了六十一分,把他激動壞了。

“我考六十一分!”

栓子簡直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考試從來沒有超過三十分。

周圍的同學也很意外,他們都想不到栓子能考這麽高分,天天子在一起,誰還不知道誰那兩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