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5章 嘉靖的反應(第2/3頁)

除了這之外,徐階已經是研讀過了萬壽金書,便是指出了經書中的幾處疑點,從而佐證胡大順是騙子,而藍田玉和羅萬象則是幫兇。

嘉靖雖然沉迷於修玄,對陶仲文和邵元芳可謂是史無前例的恩寵,但對企圖欺騙他的道士亦是沒太多的好感。

略作思量後,他便又是手書道:“當如何處置?”

“藍田玉、羅萬象、胡大順三人當即斬於西市,以儆效尤!”徐階對藍田玉這幫術士如同是殺父仇人般,顯得殺氣騰騰地回應道。

嘉靖修玄這麽多年,遇到的騙子其實並不少。只是他歷來是寬容的,通常不會對術士動殺心,像先前對胡大順僅是遣返原藉。

嘉靖認真地看過徐階所列的幾處疑點,看到徐階確實是花了一番功夫,亦想要著今後能少些此類的騙子,便是準了徐階所奏。

在外界還在苦苦等候著三位尚書歸屬的時候,卻是很少人注意到,藍田玉、羅萬象、胡大順三個術士被斬於西市。

對此,很多百姓對徐階紛紛豎起了大拇指,徐階不僅反對皇上修玄煉丹,而且還將術士是直接推上了斷頭台,當真是大明的救星。

四月是一個多雨的季節,一場大雨在傍晚時分悄然降臨在北京城,又是狠狠地洗刷著京城的房舍和街道。

嘉靖原本是打算到洪雷壇繼續齋醮,只是這場雨令到他不得不停止,而是在萬壽宮中處理已經堆積幾天的奏疏。

嘉靖確實不願意在朝政上浪費太多的精力,他眼看著明年底就六十歲了,令到他更是珍惜當下,想要爭分奪秒地獲得長生。

馮保和陳洪是每日兢兢業業地工作,將奏疏早已經分門別類地處理妥當,只待嘉靖處理這堆積著的奏疏。

殿內的燭火通明,加上外面的雨水帶走了悶熱,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淡淡的檀香,令到身處在這裏的人很是舒服。

放在最前面的奏疏是廣西反賊韋銀豹被押到刑部受審,刑部尚書黃光升呈上刑部淩遲韋銀豹的判處意見。

“準!”

嘉靖對這種危及大明江山的反賊並沒有絲毫的好感,特別這號人去年還潛入桂州府盜銀庫殺官員,便是大手一揮道。

只是想著這個反賊受擒,竟然完全是一個小女娃的功勞,心裏卻是五味雜陳。若是論到功績,這些年最耀眼的反倒是那對兄妹。

緊隨其後的是內閣的集議,草擬了三位尚書和一位吏部左侍郎的人選。

吏部左侍郎並不是他過於看重的人選,只是吏部尚書、戶部尚書和禮部尚書不得不慎重,卻是關乎著朝局的穩重。

禮部尚書尹台?

嘉靖看到這個人選的時候,卻是不由得微微地蹙起了眉頭,腦海中努力地搜索著這號人,慢慢有了一些印象,但亦是僅此而已。

除了嚴嵩那一次,禮部尚書歷來都是從京城的官員中挑選,通常都是選自禮部左侍郎和吏部左侍郎,但這次已然是直接排除掉禮部左侍郎林晧然。

他對林晧然這號人還是很欣賞的。別的不加多說,僅從開海和整頓鹽政兩個事情便是不可磨滅的功績,但其本身所存在的問題亦是顯而易見,林晧然確實是過於年輕了。

站在一旁的黃錦注意到嘉靖翻出了閣臣集議的奏疏,亦是暗暗地觀察著嘉靖的反應。

嘉靖突然開口道:“南京禮部尚書尹台出任禮部尚書,這是誰推薦的?”

“回主子的話,這是李閣老推薦的!”黃錦先是愣一下,旋即老實地回應道。

嘉靖微感意外地擡起頭,又是進行詢問道:“刑部左侍郎錢邦彥填補戶部尚書,這又是誰推薦的呢?”

“這是嚴閣老推薦的,他說戶部左侍郎馬森的理財和算術等還不足以出任戶部尚書!”黃錦咽了咽吐沫,又是老實地回應道。

嘉靖的目光落到黃錦身上,似笑非笑地詢問道:“由原尚書推薦人選確實很合適,只是兵部左侍郎胡松出任吏部尚書總不會是吳山推薦的吧?”

對於朝堂的朋黨,他早已經是心知肚明。胡松跟徐階是同鄉,跟楊博有同年之誼,卻是跟吳山打不著什麽關系。

“吳閣老推薦是吏部右侍郎朱衡,但朱衡有營救嚴世蕃之嫌,皇上早前已經同意將他升任南京刑部尚書!”黃錦硬著頭皮小心地回應道。

嘉靖想起了這個事情,仿佛心知肚明般地道:“所以此次兵部左侍郎胡松出任吏部尚書是徐閣老推薦的!”

“正是!”黃錦觀察著嘉靖的臉色,小心地回應道。

嘉靖將奏疏放下,便是好奇地詢問道:“吳山當時沒有什麽激烈的反應嗎?”

“沒有!他只說元輔大人、李閣老、嚴閣老意見一致,他亦是沒有什麽意見!”黃錦輕輕地搖頭,顯得小心地回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