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金風細雨15-一更)(第3/4頁)

而京城這種關系復雜的地方,只是養個刺客又能怎麽樣。

“在下誠心不願看到時年姑娘繼續維持這種不記得自己的過去的樣子。”方應看面帶溫柔,更是掌握著一種讓人並不覺得他有什麽逾越了方寸的想法的尺度。

“我此前聽人說過,元十三限手中掌握著一門名叫山字經的武學,這門功夫在三鞭道人手裏的時候並不那麽出彩,卻在到了元十三限手中之後被這位自在門的奇才,改成了一種自愈和復原元氣,更是有些玄妙之用的武功,和忍辱神功配合,便成了元十三限幾乎殺不死的奧秘。”

迎著時年疑惑的目光,方應看繼續說道:“我本不願覬覦旁人的武學,可一來,元十三限被蔡京這等奸相所用,你此前見到過的對你突然出手的黃金麟,和他身邊跟著的人,歸根到底都是蔡京的人,元十三限有此支撐,只會制造更多無辜且無妄的殺戮。”

“二來,我也希望姑娘能夠盡快找回自己的記憶。我方才應允米公公自己會去試一試奪取忍辱神功,也是為了姑娘著想,倘若山字經真有這種奇效,那縱然元十三限是個可怕的對手,方應看既然將姑娘接入了京城,便也得替姑娘再冒一次險。”

他這話說的正是好生義正詞嚴。

若不是時年清楚他的底細,恐怕還真要被他此刻做出的一派無可奈何的樣子給騙了。

但方應看想借助她的手去對付元十三限,自己是絕無可能一分力氣都不出的,平白多了幾個打手的好事,時年為什麽要拒絕。

“我需要做什麽?”時年開口問道。

方應看得到這個回復就已經足夠了。

他其實本沒有打算這麽快與蔡京為敵,甚至在他最開始入京城,年歲還不滿二十,比現在還要更加依托於米蒼穹的輔助的時候,他在這個老狐狸的幫助下理順的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是——

朝堂上更傾向蔡京、梁師成、童貫等一黨六賊,在江湖上則暫時是各不相幫的局面,直到他能與各方勢力相抗。

可蔡京的人連番出事,卻讓他看到了另一種可能性。

“在必要的時候,方應看想請姑娘出一次手。”

而在找機會對元十三限下手之前,黃金麟、文張和九幽神君之死的余波遠沒有結束。

應州的一紙公文到了皇帝的案頭,誇贊了一番黃金麟和文張,與前往連雲寨臥底的顧惜朝,端掉了連雲寨勢力的果斷,想必此時已經押解戚少商上了京城,順勢送來了祝賀。

可顧惜朝並不在黃金麟和文張等人回京的隊伍之中!

皇帝後知後覺地想起來,自己所要處理的,絕不只是朝廷命官被人突然殺害一事,還有那份楚相玉掌握又在被抓捕前留給了戚少商的秘密。

這份秘密本該隨著連雲寨被拿下,由人送回京城,可現在顧惜朝竟然已經不知所蹤了,同樣消失的還有戚少商。

連雲寨的余黨的動靜由應州官員在送來的賀文中做了陳述,這些人失去了領頭人後又遭到了小雷門和毀諾城的針對,最後四散逃離,顯然沒有這個救援戚少商的機會。

米蒼穹在此時提出了一種看法,他當然不是直接說的,就像是他之前給方應看說好話的時候一樣隱晦地表達出了自己的看法——

有沒有可能是京城裏也有知道楚相玉手中掌握的東西的人,想要提前拿到這件東西,來從聖上這裏討得一點好處。

從米蒼穹的角度,他這句話暗指的是諸葛神侯。

畢竟當年追捕楚相玉一案中,經手的人是四大名捕,這個秘密或許已經被他們知道了。

京城裏的局勢向來都是此消彼長的,既然蔡京一黨已經吃了點虧,他們有橋集團想要更上一層樓,就還得再對諸葛一黨打壓一番才行。

可讓米蒼穹沒想到的是,皇帝確實是聽了他的話,但事涉當年的皇位爭鬥,他並非只是“懷疑”,而是動用了一支誰都沒想到會在這時被起用的勢力,便是他求仙問道謀求長生而請來的那些道人。

這些從來被人覺得是在汴京城裏吃白飯的道人裏面自然也是有些有本事的,比如說黑光上人和元妙先生。

黑光上人不樂意做這種得罪人的事情,元妙先生的門客卻跟著他一道專橫跋扈得厲害,竟然當真去認真搜尋了。

甚至還沒等蔡京反應過來,已經查出了顧惜朝其實進京了,但他沒向傅相爺匯報此番得手的情況,反而去了蔡太師的府邸的“事實”。

更是搶在蔡京能做出應對之前,按照打更人見到那個按照他的描述便是顧惜朝的人進入相府的方向,將水池中沉底的顧惜朝的屍體給挖了出來。

顧惜朝已死於七絕神劍之中溫火滾的劍招之下!

蔡京萬萬沒想到,因為文張和黃金麟以及九幽神君之死的驚變,讓他一時之間沒能顧得上思考溫火滾去了哪裏,竟然還有了個讓他措手不及的後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