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2章 極品土澳

“九州”城的取名自然來自顏常武欽定,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擁護者,率領移民在遠離大明上萬裏的地方建立了新的國家,為了表示不忘故土,他用回“九州”的名稱,帝國擁有強大的力量,德可配位,也能夠承載起這個偉大的名字!

“九州”城距離旭日城約2800公裏,從旭日城移居到“九州”城的帝國子民們基本上不會有什麽不適應,因為都是一個樣!

該市屬於熱帶氣候,經常受到雷暴和龍卷風的侵襲,還有暴雨連綿,其年平均降水量為1700毫升,一年之中只分為雨季和旱季,旱季為5月至9月,6月和7月是最涼的月份,氣溫為15到35℃,雨季時常有熱帶風暴,降水最多的是12月至3月期間,這段期間濕度超過70%,常發生雷暴

而旭日城的年降水量多一些,年平均降水量為2000毫升,一年之中也只分為雨季和旱季,5-10月是旱季,11月—4月雨季,相差不大。

認真說來,“九州”城的氣候並不算得上是友好,然而皇帝說別無選擇,他不可能讓土澳的東西南部城市成為帝國的新首都,那是因為“九州”城離帝國的東南亞群島近,且“九州”城也近著大明。

顏常武念念不忘,心向大明!

土澳地方雖大,在大分水嶺沒開口子時,七成地區是幹旱或半幹旱地帶,荒漠、半荒漠面積達三百多萬平方公裏,約占總面積的四成有多,從總體面積而言,實在不是一個宜居的環境。

當大分水嶺連開三個口子,不斷擁入的水份讓土澳中部得到了充分的滋潤,在一些不合適生命的地方,草長出來了,在一些地方,草長得更密了,樹也高了。

經過精密勘查,人們發現達三百多萬平方公裏的荒漠、半荒漠面積少了足足近三分之一,原本七成地區是幹旱或半幹旱地帶,變成只有五成,這是一個了不起的變化,且綠地面積還在不斷地增加!

環境改善了,那就可以大幹快上!

有了充足的水源,原本不合適居住的地方宜居,移民到中部的民眾越來越多,他們首先發展起農業,以取得立足之本:

谷物生產占了重要的地位,土澳的谷物分冬季作物和夏季作物兩類。

冬季作物包括小麥、大麥、燕麥、黑麥等,與其輪作的有油菜籽、羽扇豆等。

夏季作物包括稻米、玉米和高粱等。在土澳北部,稻米可產兩季。

瞧瞧,土澳既能生產南方中國人吃的大米,又能生產小麥,加工成面粉,又可以生產北方中國人吃的饃、饅頭和燒餅,真是南北通吃!

無論是大米和小麥的產量,都奮力地支撐起土澳日益增長的人口,滿足他們的需要。

燕麥是土澳傳統的溫帶農作物,大麥在土澳主要用作麥芽供應釀酒業,在一些地區豐收時也將其作為飼料使用。一般情況下,大麥與小麥、燕麥及牧草進行輪種。

怎麽說呢,就是那裏的土地實在好,糧食作物和牧草通殺。

還產高梁,那玩意兒吃的人少,主要用來制燒酒,與其它糧食釀制出來的燒酒絕不遜色於大明的什麽某台!

有了更多的水,那就種棉花吧,棉花的產量產值迅猛增長,滿足了國內棉紡業的需要,使其成為土澳第二大農作物,僅次於小麥。

油料:土澳生產的油料主要有油菜籽、葵花籽、大豆、紅花籽和亞麻籽等,葵花籽和大豆是夏季作物,其他為冬季作物。近十多年來,油菜籽迅速發展成為土澳的主要油料作物。

油料作物生產得多,榨油後的殘渣,就是牲畜良好的飼料,不用外國輸入。

蔗糖:土澳東部和北部海岸很合適種甘蔗,但是!

帝國停止了在土澳任何地方種植商業性的甘蔗,全國一盤棋,總得給其它地方留點活路。

牛羊馬驢和肉類,由於水源增多,土地可放養的牲畜也是大增,牛的總數達到了五千萬頭,羊只存欄數達到了2億只。

這二個數字如何?

目前土澳的人口數量不到一億,而在平行空間中的中國14億人口,牛的總數為九千萬頭,羊只存欄數為3億只。

換言之,南華人盡可以放開肚皮來大啖牛肉和羊肉,實現牛肉和羊肉的財務自由!

牛肉產量是如此之多,南華是全球最大的牛肉出口國,其中有六成被大明買走!

全世界有八成的毛驢在土澳,南華人相當喜歡吃驢肉火燒,認定了天上龍肉,地上驢肉。

毛驢的飼養成本高,但在土澳真不是個問題,土地多,放養著唄,到驢長大了再宰不遲。

於是南華就把阿膠做成了地板價,變成了尋常的滋補品,剛出社會領到不多工資的小女孩都買得起!

乳品業,在乳粉生產工藝完善之後,乳品業成為土澳的重要農業部門,繼小麥和牛肉生產之後產值居第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