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結盟進行時(第3/4頁)

他第一眼先是落在煙年公主身上,隨即又不自在的移開了視線,把目光轉向燕國使臣,舉杯道:“燕國使臣為獻雪狼,不遠千裏而來,朕今日設宴款待,為你們接風洗塵,願兩國共締百年之盟。”

右相嶽淵亭立刻起身回禮道:“多謝陛下,我皇一向敬服大周朝政國治,也願永修同好,結為兄弟之邦。微臣自入京師,一路見識到了大周的風土人情,實在流連忘返,怪不得太子殿下家書之中多有贊譽,頗有樂不思蜀之意。”

他一番話說得漂亮,既捧了周帝,也贊了周國。話裏話外卻在不著痕跡提醒該放姬凡回燕了。

周帝不知是不是聽出了弦外之音,並不搭腔。他前幾日聽到風聲,知曉燕帝病重,各皇子爭權奪位,引得朝內動蕩不安。周、燕二國似敵非友,周帝自然不會那麽大方送姬凡回去穩定時局,只是笑著敬了一杯酒:“燕太子喜愛我朝風土人情,再好不過。朕膝下皇子雖多,卻沒有一個省心的,反倒是燕太子,沉穩妥帖,朕每每瞧見便頗多感慨,右相不妨多住些時日,好遍覽京師名勝古跡。”

嶽淵亭何其聰明,一聽便知曉周帝不願放人,多說無益,識趣閉嘴不再言語。落座時不著痕跡看了眼身旁的韓嘯雲,用只有他們二人能聽見的聲音嘆氣道:“看來我們唯有另覓良策了。”

燕帝時日無多,拖一日便危險一日,就算太後瞞著秘不發喪,他們也耽擱不起了。

周帝的態度在姬凡意料之中,他倒不覺意外,而是借著席間敬酒之時,故意出聲詢問道:“陛下,怎麽只瞧見煙年公主,卻不見太子?”

周帝聽他提起趙素,微不可察頓了頓:“皇後薨逝,太子正在靈前盡孝,朕見他心念亡母,想必無心宴席,便並未讓他前來。”

原來在皇後宮中。

容宣聞言眼中閃過一抹暗芒。他故意上前給姬凡斟酒,不小心碰倒了杯盞,連忙低頭躬身請罪:“奴才該死。”

姬凡心知他是想找趙素,微不可察皺了皺眉,卻也只能將計就計,拂袖斥道:“笨手笨腳,要你何用,不必在孤身旁伺候了,出去候著。”

容宣順勢而為,立刻退出了殿外。席間不知是誰臨時起意,奏請周帝,想一睹雪狼風采。燕國來的十幾名馴狼師只能艱難擡著一個用黑布蒙著的沉重鐵籠入了大殿,恰好與容宣擦肩而過。

容宣聽見那籠子裏傳來野獸狂躁的咆哮聲,腳步不由得一頓,卻也沒放在心上,步伐匆匆的離開大殿,去了皇後宮中。

容宣不認識路,但皇後薨逝,停棺十日,由法師念經超度。在一片連天的宮闈紅墻之中,夜幕黑黑沉沉,只有棲霞宮中經聲不止,白幡揚揚,漫天都飄灑著紙錢,莫名陰森怪誕。

宮內最是消息靈通之處,那些太監宮女雖不知發生了什麽,卻也能敏銳察覺到周帝對太子的冷落與厭棄,故而人心懶怠,面色戚惶。

容宣混進去的時候,只見皇後宮中冷冷清清,根本沒有幾個值守的人,唯有一群戴著面具的法師在院中又唱又跳。

內殿停著一口封死的金絲楠木棺,四周擺放著冰盆,一進去便凍得人打了個哆嗦。趙素卻好似全無感覺,一身素服跪在靈前,雕像般一動不動,讓人很難知道她心裏在想些什麽。

一旁站立的宮人想勸她吃些東西,卻都被拒絕,只得捧著東西退下。

容宣從宮墻角落搬了一摞黃紙抱在懷中,假裝要給皇後靈前燒紙,不著痕跡走到趙素身後,將一疊黃紙遞給了她。

趙素並未回頭,習慣性想伸手接過,卻忽然聽到耳畔響起了一道熟悉的男聲:“數日未見,不曾想變故至此,物是人非。太子殿下難道打算困囿皇後宮中,一輩子都不出去麽?”

趙素聞言瞳孔微微收縮,下意識循聲看去,卻見一名太監不知何時站在了自己身後,面容輪廓隱隱與容宣相似。

容宣?!他怎麽會忽然進宮?!

趙素指尖一緊,險些將黃紙攥破。那一瞬間她腦海中閃過了無數個念頭,面色在火盆的照耀下顯得陰晴不定,最後卻都終歸於平靜。她將手中那疊黃紙扔進火盆,在一簇陡然升高的火焰中,扶著膝蓋緩緩起身,艱難吐出了一句話:“隨我進來——”

語罷轉身進了一旁的內室,並吩咐旁人不得打擾。

容宣跟著她走了進去,怕有人偷聽,反手帶上房門,並摘下了自己頭上的太監帽,嘆息道:“前日聽聞皇後忽然薨逝,還請太子殿下節哀。”

趙素原本背對著他,聞言終於轉過身,擡眼看向了容宣,身形清瘦了不少:“先生今日費勁入宮,總不會是為了對我說這句話的,有何來意,不妨直言吧。”

容宣笑了笑:“殿下如此,反倒叫我不知該如何開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