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風起Ⅶ(第2/3頁)

有時他甚至感覺,這些作品擁有活著的靈魂。

他就像是一個被樹葉遮住了眼睛的人,偶爾被人掀開一角縫隙,還來不及看見真實的事情又被遮了回去,反復來回,來回反復。

一定是因為出現在自己面前的的確是一位才華橫溢的藝術家,只是我的水平還不夠,只能隱約感受這份才華卻無法具體賞析,所以才會有這樣的感覺吧……杜佐這樣想。

因此,他沒有被那些奇奇怪怪的麻煩嚇跑,反而在又一次帶著喬伊跑路之後,向對方提出邀請:“晚上要一起參加夜間巡遊音樂會嗎?”

“夜間巡遊音樂會?”喬伊先是一愣,繼而想到自己的特殊邀請函,似乎並不能帶人,他好奇道,“你有帶人去月光聖殿的特殊邀請函?”

“當然不是,我自己想去都沒機會呢。”杜佐連忙否認,他不無遺憾地說,“只要是羅蘭藝術學院的學生,沒有誰不想去吧。”

“——我說的是民間自發的音樂會。”他又解釋之前的話,“與月光聖殿的音樂會剛好對應。到時候全城的人都會行動起來,無論男女老少,都能自由加入,組成一支巡遊全城的樂隊,這可是羅蘭王國獨特的年祭慶祝活動,一年也只有這麽一回呢。”

“……就算是收到月光聖殿邀請的人,也會忍不住加入大家哦,到時候可以在月光聖殿那一站脫離隊伍,剛好準時參加音樂會。”

……

黃昏時分,杜佐所無限期待的夜間巡遊音樂會,便已揭開了序幕。

噹——

中央廣場最高的那座塔樓上,悠揚的鐘聲擊穿了沉沉欲醉的雲朵,穿透整座王都。

糊在天幕上的夕陽宛如一枚將熟未熟的蛋卵擺在餐布上,被黃昏的刀叉輕輕戳破,濃郁的橙黃色便淌了出來,獨屬於黃昏的色彩暈染了整片天幕,緩緩淌向大地。

這一聲鐘響似乎喚醒了無數人。

塗抹著橙黃色的城市中,從每一個社區、每一條街道、每一扇敞開的門扉中,都有歡呼的人群如流水一般湧出,在街道兩側維持秩序的警察和王室衛隊的注視中,他們宛如百川歸海,迫不及待地踏上了巡遊的路。

口風琴,小提琴,風笛,長笛,薩克斯……混雜的音樂聲於流淌的黃昏中響了起來。

這聲音起初是雜亂的,一段時間後,卻變得越來越整齊,越來越默契,即便有人中途加入,也絲毫不會打亂節奏。

只要仔細聆聽,就會發現,這是羅蘭王國流傳最廣的《和平頌》,創作者已經去世,在當年那場戰爭結束後,第一次出現在年祭上,就迅速走入千家萬戶,成為羅蘭人最喜歡的一首曲子。

人群之中,還有一位位民間音樂家站在事先準備好的馬車上,宛如置身舞台之上進行表演,而周圍無數的人簇擁著車輛前行。

而途徑的每一條街道,都不斷有新的人加入其中,讓這巡遊的隊伍變得越來越長。偏偏人多卻不混亂,反而如音樂一般有節奏。

一旦自高空俯瞰,便能看見人海匯聚的長龍繞著整座王都巡遊而過。人海之中,是一輛輛前行的小車。當黃昏的余暉徹底消散,月光降臨這片大地,月色之下,它們便仿佛月神照耀的攆車,巡視著這音樂的國度。

似乎有數不清的音符在月光之中飛揚著。

但不知從何時開始,或者從某人加入隊伍開始,從這條長龍的某一個點開始,這流暢而華麗的音樂節奏突然變了味。隨後,便宛如多諾米骨牌一般,變了味的節奏從這一點開始迅速向其他的方向傳播、影響、感染。明明沒有跑調,曲調聽起來還是《和平頌》,但就是怎麽聽怎麽不對勁。

陽間音樂一下子就變得陰間起來。連照耀在周圍的月光也好像蒙上了說不清道不明的隱晦色彩。

在那奇異的音樂聲中,每一片建築的陰影、每一從草叢的深處,都好似潛藏著不知名的怪物,在默默窺視著每個人。

唯一感到有點不對勁的杜佐迷惑地放下自己的口風琴,又迷惑地看了看身邊正一本正經拉著二胡的喬伊,再看看沉浸在演奏中,完全沒發現被某人帶偏了節奏的其他人,他腦海裏突然冒出個奇怪的想法。

……大家該不會都被某種叫做“喬伊”的模因病毒給汙染了吧?

不等他多想,在越發陰間的音樂中,巡遊的隊伍不知不覺已經來到了月光聖殿附近。

喬伊不舍地放下拉二胡的手,遺憾地嘆了口氣:“看來我要暫時先脫離隊伍了。”

杜佐先是一愣,旋即明白了什麽。他看著青年走入月光聖殿的背影,居然有種大松一口氣的感覺。陰間音樂的模因源頭離開了,現在總算可以恢復到正常的《和平頌》了吧?

他重新將口風琴湊到唇邊,蓄起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