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府縣生活3(第2/5頁)

那當然好。黎大拿面粉去換饅頭。

黎二一家,連著杏哥兒家,有時候做了葷腥燉了雞,便差著光宗、王石頭給黎大端過去一些。

因此黎大在村裏日子也不是太艱難。

府縣中。

石榴巷黎家買的院子是打頭第一條巷子,後面還有三條巷子。黎家院後門進,正對面是死墻,第二條巷子的背面,所以整條巷子二十多戶人家,都是單面開門,還算是人員簡單。

要是院門對院門,這就吵雜鬧騰起來了。

早上天不亮,黎周周便起床穿衣,他剛一起來,裏頭睡的相公也起了,揉著眼睛,黎周周見了覺得相公可愛,輕聲說:“我估摸著還早,相公你再睡會,我去做早飯。”

“不了,沒個表,今天第一天去學校還是早點好。”顧兆坐起身。

黎周周便下地拿了衣袍遞給相公,顧兆人也醒的差不多,說:“等吃過早飯再穿。”他現在穿著裏衣裏褲,家裏就他和周周沒事。

“冷的。”

“周周你摸摸,不冷的~”顧兆把手遞給老婆摸,又撒嬌說:“那校服是個廣袖的,吃早飯不方便,要是灑上面了,肯定是儀表不整潔。”

顧兆不喜歡廣袖袍子,以前村裏時的長袍是斜頸,袖口做的窄一些,比現代裝寬松一些,不過卷幾層活動也不麻煩。當然他還是喜歡穿周周的短打,這樣來的自在舒服一些。

可到了府縣就不成,就光看校服款式就知道。窄袖口袍子要被其他書生秀才笑話窮酸的,因為窄袖口不正統,一看就是貧窮人家為了幹活方便,也是省布料做的。

讀書人清高,管你家裏有錢沒錢,先把自己位置擡起來。

廣袖青布長衫,頭戴黑色四方平定巾。這是校服標配。如今書生最大眾的穿衣標準,很儒家正宗。

黎周周放了書生袍子,拿了自己裋褐遞給相公,“你剛睡醒,還是熱乎的,外頭冷,要穿。”

“聽老婆的話。”顧兆乖巧穿了短打,也沒系帶子就這樣散著。

外頭天還是麻黑,在村裏時就是看日頭、聽雞鳴判斷時間,就算錯過了時辰也沒啥大事,如今不同了,顧兆要去學校,那就是寧早不能晚。

兩人一人打水,一人生灶火,開始下米熬粥熱餅子。餅子黎周周前一天蒸好了,如今天熱放一晚還是成的,早上這也就快了。

不消片刻,黃米粥熬好了,醬菜切了一碗,配著餅子。

洗漱的臉盆架子就在正屋房檐下放著,早上洗漱倒水也方便,刷牙洗臉收拾完,兩人坐在桌前吃過早飯,天這才麻亮。吃完,顧兆開始換校服,一邊喊:“周周,幫我綁一下帽子,我後頭不會系。”

黎周周趕緊上前,給相公戴好頭巾,見袍子有褶皺,用手給順了平整。

“相公書包。”

顧兆:“對,差點忘了書包。”

以前顧兆說話用詞習慣帶著現代詞,黎周周最初聽不明白,後來慢慢懂意思了,如今說話也跟著相公來。

顧兆拿了書包,親了親老婆的臉頰,“我去上學了。”

“好。”黎周周送相公出了院子大門。

這時外頭天才亮。

顧兆路上走得快,沒敢耽擱,估摸著二十多分鐘就看見了書院石牌,到了學校大門口,差不多半小時走到。

此時門口也有走讀的書生,石牌下立著檢查儀容的夫子,走讀書生將木牌遞給夫子,夫子檢查後放行。差不多就是現代高中時,政教處主任大早上學校門口抓儀容、紀律,沒戴校牌不讓進的意思。

顧兆遞牌子,學著前頭的書生作揖道了聲早上好夫子。

“進吧。”夫子檢查完將牌子遞還回去。

顧兆這才入大門,順著台階而上。等他走上去時,台階上完旁邊松樹下有鐘亭,穿著校服的學生正敲鐘三下,顧兆問了時間,才六點四十。

鐺鐺鐺三聲,古樸的銅鐘響徹整個清平書院。

這是預備上課提醒還在宿舍墨跡的學生了。

清平書院統共六個班,三個班是一個進度,然後按照成績排甲乙丙。比如清甲,就是進度前,顧兆上兩屆之前考中的秀才,成績都是廩生,清乙是增生、清丙是附生。

官學也不可能你沒考中舉人,就免費供你一直念一直讀,讀他個十年八年的,那當然不可能。什麽都是有期限的。

三年兩考,底線是六年。

讀了六年,考了四次還沒考中,那就收拾包袱從學校滾蛋吧,給後來者騰位置。

顧兆的班是平甲。差不多就是一年級一班。

朱秀才比他早兩屆考中秀才,那就是二年級,清字打頭的班,然後按照成績劃分,不是在清乙就是清丙。

顧兆找到自己班級位置坐下,將書、筆、硯台、墨錠掏出來剛擺好,便有人上前同他打招呼,說他來了好幾天了,總算是遇到同屆的,你成績第幾,家裏哪裏人如何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