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京中翰林14(第2/6頁)

長泰公主與駙馬夫妻感情和睦,公主敬重駙馬,哪怕是在公主府,合府上下也是稱林昊為老爺,只是大嬤嬤做公主教養嬤嬤久了,是看著伺候公主長大嫁人的,一直都喚公主。

如今見公主這般問話,大嬤嬤就知道公主想什麽了,說:“小少爺走失了,被黎家救了去,小少爺心裏怕是害怕,才張口說了話,或是看黎家那位小哥兒還小,哥哥弟弟的能玩到一處,不由下次顧夫人帶著哥兒一同前來,可以試一試。”

長泰公主點點頭,頭還是疼,卻也歇息不下,不由說:“我去佛堂跪一會念念經。”

“奴婢扶您。”大嬤嬤也沒勸。

長泰公主是由元後照顧長大的,那時候元後就愛禮佛,公主小小的人也跟著靜心凝神口中說一些佛經,元後見了便將公主送還大皇子妃照顧,小小年紀不能暮氣沉沉。

如今公主不常禮佛,只有心神慌亂不定的時候,再有就是逢兇化吉得了佛祖保佑的時候,小少爺能平平安安回來,是該謝謝佛祖的。

公主府後院如此,旁邊連著的林府前院男人們也在說此事。

林太師問過小孫子無事,主要說的是黎家顧兆。顧兆的生平早早放桌上了,在京中的關系也是簡簡單單的,要麽寒門嚴家,要麽商賈鄭家,且都是才來京中,在京中毫無根基的人家。

“……這麽說那就是意外了?”

林昊:“康安走失不像,可黎家顧兆救下來了倒是意外。我問過了當時的金吾衛隊長,亥時三刻顧兆抱著康安過去報信,那拐子口中交代的和顧兆說的如出一轍能對的上,還沒用刑就交代了,這拐子在……”

林太師聽著也蹊蹺,康安四歲稚齡,在平安大街走丟的,如何出現在十幾裏外呢?

一通談論,也是沒什麽結果。林太師說:“不管如何,顧兆救了康安,與林家有恩這是真的。”

“兒子曉得。”

“黎家在京中沒有根基,顧兆只身沒什麽牽掛,咱們林家能幫便幫,要是顧兆心大了,想鉆營什麽,那便遠了淡了。”林太師說道。

人情還也是看怎麽還,林家一門忠君之臣,自然不會敗壞名聲。林太師想,如今顧兆救了康安還好,若是其他關系復雜的救了……

下午顧兆從翰林院下班回來,一進門見周周和爹都是愁眉不展的,他家周周還好,只是略有幾分拿捏不定見他回來了,幾步上前接他。

“怎麽了?”

黎周周滿面為難,“早上林家送了禮過來。”

顧兆猜想到了,林家那種顯貴門第不想欠人情,送禮在預料之中,可看爹和周周如此為難,“送了很多?在哪裏我瞧瞧。”

何止是多,簡直是多又名貴!

之前過年收了一塊趙大人的墨錠,顧兆後來查了銀子雖然略貴不符合他平日的消費習慣,但是他家能還回去,可現在林家送的文房四寶,對不起,顧兆就算不認識光看做工都是好東西。

送後院的那就更花樣多名貴了,顧兆竟然看到了象牙雕刻的妝奩,一套,象牙!!!大人用的首飾還好,不算多,幾支玉簪,都是款式簡單大方的,適合哥兒用。

最多的是送小孩的,做工精巧的長命鎖、金鐲子,玉做的玲瓏環,拿起來叮叮當當的,顧兆看了想說這就不怕孩子聽見響動覺得好玩故意弄的更大聲,然後碎了。

還有一套銀碗銀勺子,兒童版。

各種的蜀錦布匹,皮草料子。這就一大箱。

林家統共送了三箱,一箱他用的書本字畫筆墨硯,一箱家裏周周用的,布料皮草玉簪玉佩,另一箱就是小孩專用了。

“相公我和爹攔了,沒攔住——”黎周周發愁急了。

顧兆說:“我知道,林府過來送禮的下人都是人精子,像咱家怎麽推辭人家絕對是想好了,真要送了,往院子裏一扔,高高興興客客氣氣說些吉祥話跑人就成,難不成你和爹還要擡著箱子在後頭追嗎?”

“那這些等咱們去林府送回去?”黎周周把邀貼拿過來了。

顧兆沒看帖子,而是想想說:“我回頭問問老師怎麽處置。要是我的想法,就不送回林家,這些對咱們家來說十分名貴,可對林家來說,花一些小錢,了結清了咱家的人情,人家心裏肯定舒坦安定了,咱們不要,林家才要難受。”

黎周周:“我是怕收了對相公名聲不好。”

“咱家撿了林家小公子,已經是得了很多人嫉妒眼紅了,就是我不收,也會說我挾恩等以後要個大的,收了自然也會有人說我說咱家窮酸眼皮子淺。”

“我去問問老師好了。”

黎家得了這些禮,一家三口個個是嘆氣一臉愁容,唯獨福寶沒受影響,見爹爹回來了,咿咿呀呀的打招呼說話,顧兆一看兒子,剛臉上的愁思一下沒了,高高興興說:“不想了不想了,任由說去,福寶來爹爹抱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