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盛世一統7(第3/4頁)

婆母從頭看到尾,不知道說啥了,算了算了,這兒子不爭氣不指望了。

小院子倒是能睡下,十多年前杏哥兒接蘇家兄弟來這兒住過一個多月,做的上下鋪的床有兩張,如今用材結實,床是穩穩當當的還沒壞,那間房平時空著放雜物,角落堆著糧食麻袋,不過夏天收拾收拾,鋪著草席,能睡。

黎光宗和元元睡這屋,元元的屋讓阿奶爺爺睡。

元元下午下了學堂回來,就聽他阿爹念叨:“你周周叔回來了,還有福寶,你明日就同夫子說清楚了,請一些假,咱們收拾收拾回村了。”

“知道了阿爹。”

元元時常聽阿爹念南邊當官夫人的周周叔,此時聽見周周叔回來也是高興,便問:“周周叔回來是不是有什麽事?”

“誒喲忘了跟你說了,你舅舅說顧大人升了官調到京裏去,做什麽閣老——”

“啊?!”元元嚇得筷子都掉桌上了,“阿爹這話可不能亂說的,閣老那是首輔才成,要是被聽去了,給周周叔和顧叔帶來不好就不好了。”

杏哥兒被兒子這嚴肅表情整的愣住,也有些害怕,怕他沒聽清學壞了,趕緊叫黎光宗,先捶了一拳,“你說說,說清了,可別學壞了。”

“啥就學壞了?”黎光宗聽完外甥前因後果,就說:“就是閣老,沒聽錯的,大伯回來當天,咱們縣府尊都到了,給周周哥大伯作揖行禮呢。”

元元:……怔愣在原地裂開了。

杏哥兒拍著胸脯,“嚇死我了,你這一驚一乍的,我還以為說了啥錯話,沒錯就成。聽見了沒,就是閣老,這閣老是幹啥的?咋就嚇得你那樣。”

“阿爹,閣老就是首輔,就是最高的官。”元元恍恍惚惚解釋。

黎光宗拍大腿,“沒錯了,健安也這麽說,就是最大的官,沒錯的。”他沒學錯啊,幹嘛打他,阿哥這手勁,難怪石頭哥這麽多年是不敢不聽,誰架得住啊。

“明個兒記得跟夫子告假。”杏哥兒想了下,“你顧叔當閣老這事先別往外傳了,如今村裏就周周還有大伯和福寶,也不知道什麽情況,你傳出去要是惹了什麽麻煩就不好了。”

元元鄭重點頭,說知道了。

最早前,杏哥兒得了京裏來信,元元夫子意外看過,借了書,雖然後來沒出什麽大事,不過現在杏哥兒跟以前剛到府縣做買賣不同了,尤其這次和以前那書信不同,還是慎重來。

第二天鹵煮鋪子門前就貼了家中有事回鄉一段時間告示。杏哥兒這邊把行李收拾了,洗了澡,早上還去買了禮,回到院子,元元也辭別過夫子,背著書囊,坐著牛車,回了。

遇到鄰居打招呼問的,杏哥兒是一概說:“回去住些日子,有事情要忙。”、“回來還不知,反正想多住住一些時日。”、“可不是嘛,幹了這麽久了,難得歇歇。”

西坪村。

田裏莊稼收成到了尾聲,現在地裏都是麥茬,家家戶戶都收了幹凈。前多年沒打仗的時候,家家戶戶是交完了糧稅,糧食幾乎都賣了,只留少部分混著雜糧豆子吃,打仗後,存糧的多了。

年年收成好,年年存余糧,也年年吃不了新鮮的,都是吃陳糧——有時候存的多了,吃不完,陳糧賣的價位也不高,可沒人敢少留,就怕萬一,那時候餓肚子吃不飽飯要死人的。

今年倒是賣的多了些。

問就是:“顧秀才都當了大官進了京,我想著日子應該快太平了。”

“啥顧秀才,現在是閣老了。”

“對對對,那什麽閣老。可秀才郎年紀也不大,我記得比周周還小三四歲,咋就閣老了。”這閣老一聽年紀就不小。

村裏人哪裏知道懂這些,叫秀才郎那也是黎大一家回來,以前老早記憶活泛了,想起了許多顧兆在村的事,什麽模樣俊俏、下不了地、讀書好、還能琢磨肥料,對周周也好。

……就以前說嘴顧兆學問不好的記憶通通沒影了。

不過也正常,現如今顧大人都成閣老了!

“我瞧著今年能多賣,反正去年的陳糧還沒吃完,混著豆子不怕挨饑荒。”

這倒是。村裏人今年賣糧就狠勁兒了些,沒咋留了。於是又是大豐收,家裏進了一筆賬。原先這個時候,村裏男人過了最忙時候能喘口氣,家裏灶台燉雞燉蛋燒個肉,得補補,男人們就能溜達街上聊聊糧食賣的如何你家收成如何。

今年全跑兩頭了,一頭壯丁去蓋祠堂,一頭嘛去蓋族學了。

臨時起了個倆大灶台,天氣熱,每天就吃一頭豬,不過人也多,東西坪兩村的壯丁,還有鎮上的瓦工手藝匠人都來,那碗裏可真是葷腥汪汪的。

哪怕這幾年村裏日子好了,農忙後家裏吃葷腥,可也沒哪家敢這麽放肉,這麽扯開了大塊大塊吃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