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96章 情報會議

羅耀現在是密譯室的代主任了,有資格參加軍政部高級別的情報會議了。

以前,他是副主任的時候,最多列席一下會議,可以旁聽,但沒有發言權。

除非是主持會議的人點名要他說話,否則,他是沒有資格主動發表意見的。

現在不同了,他可以直接坐到會議桌上,雖然只是排在末位,但地位截然不同了。

他可查閱的情報權限提升了一個級別,也可以在情報會議上發表自己的看法。

自然而然的獲得與很多人平起平坐的機會。

主持每周情報會議的是軍令部第二廳廳長楊宣岑中將,楊宣岑作風硬,要求嚴格,而且對事不對人,用人也不問出身,就連戴雨農這等“特務頭頭”都犯怵。

羅耀是當上密譯室的副主任之後,才跟這位海軍中將廳長有所接觸。

當然,私下裏就沒有了,畢竟,他是軍統的人,總要顧忌一些影響。

其實在整個國民政府當中,軍令部第二廳才是主管對日情報的專門機構。

只是這個第二廳的對日情報必須依賴軍統特務機關,軍令部第二廳,第三處和第四處都是軍統的人兼任的。

第三處處長鄭介民,第四處的處長就是韋大銘了,可以說在第二廳內部,軍統的勢力非常大。

當然第二廳也不是沒有自己的情報力量,第二廳還有主管對日情報的第一處。

當初遲安等人的身份就是從這個第一處過去的,這樣,他們才不需要軍統的身份而可以在暫借軍統工作了。

現在的話,可就不那麽好辦了,戴雨農那時候是為了密研組的組建,求才若渴,才同意了羅耀的建議。

現在除非是特別需要的人才,一般性的人才,必須填表加入軍統。

所謂情報會議,就是大家把一周內所掌握的有關日軍動向進行一次通報和交流。

這裏面也有一個情報確認,有時候單獨一方收集的情報未必是準確的。

那就需要其他部門或者側面的了解確認情報的準確性。

楊宣岑要求非常嚴格,開會要求發言簡短,必須是幹貨,不準將什麽套話之類的。

情報會議,軍統方面一般是戴雨農和韋大銘參加,鄭介民有時候會參加,不過此刻他現在陸大第一期將官班學習,預計要明年才能畢業,所以,參加不了。

然後就是羅耀這個小字輩了,密譯室是直接面對日軍通訊密電的破譯機構。

是直接掌握日軍情報的部門,份量是很重的,自然是要參加的。

之前就讓他列席了,現在直接讓他參加會議了。

然後中統的徐恩曾,雖然也涉及情報,但他主要還是針對黨政方面的,在這個會議裏存在感很低,雖然他一直都在找存在感,還一直跟軍統過不去。

現在更是被軍統壓的沒脾氣了,但是人家後台硬,就算戴雨農也弄不過。

然後就是軍令部的一處和二處的處長,軍銜都不低,都是中將。

羅耀走進會議室,除了沒來的楊宣岑和戴雨農之外,也就第一處的處長吳實中將向他投以一絲微笑,其他人莫衷一是,尤其是第四處的處長韋大銘見到他,就像是屁股下面被人撒了釘子似的,不安分的挪動了幾下。

他走到最末端的位置坐了下來,與韋大銘來了一個斜對面,他才不願意跟韋大銘坐在一起呢。

反正這種會議的排位,只要你不越位,那還是很隨便的,羅耀坐在末位,怎麽都不會有人說什麽。

會議時間一到。

一身海軍中將制服的楊宣岑身後跟著戴雨農還有起副官等人走了進來。

楊宣岑最大的特色就是他那上嘴唇的兩撇八字胡,很多人喜歡留這樣的胡須。

羅耀雖然欣賞不來,但也不反感,只要不留“仁丹”胡,他都沒問題。

起立。

沒有人叫喊,這是自動的,也是規矩,所有人都是穿軍裝出席,這是這位楊中將的風格。

沒辦法,就算戴雨農再受寵,來開會,也得遵守規矩,他穿的是少將軍服。

羅耀一身上校軍服在會議桌上是相當受關注的。

徐恩曾穿的是中山裝,中統嚴格意義上不算軍人,他是黨務調查機構,只能算是特務機構,當然,抗戰期間,也兼做敵後情報收集工作,也算是情報機構。

“諸位,目前我們發動的‘秋季攻勢’戰果還在進一步擴大,在國際上取得積極的影響……”

會議發言自然有一套特定的程序,大家一般都會遵守,比如發言的次序。

每次會有都有速記員記錄會議內容,速記員一般都是經過特殊訓練的,一般人都是二十多歲的年輕人,而一旦人上了年紀,就不適合這個工作了。

畢竟這樣的會議,說話的人是不會等你速記員的,上了年紀的人反應就會慢多了,而且年輕的速記員如果工作過幾年得不到晉升,那還有什麽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