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張添頭做買賣(第2/3頁)

說話間又有三個挑著空竹筐的漢子走了過來,這下張添頭更激動了,哈哈哈,這真是賺錢年年有,今年到我家啊。

只見他一個轉身蹦到了自家門檻上,然後笑著對著人群大聲嚷道:“瞧一瞧看一看啦,白花花的雪,兩文錢一擔了哈,不好不要錢,你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兩文錢就能買一擔啦……”

張金富:“……”

直到張添頭喊到第三遍時,那幾個漢子才明白這人要賣的是啥,不禁都相繼睜大了雙眼,這這這樣也可以?

然後他們踮起腳往張添頭家後院的方向看了看,接著都拍了拍腦袋,這麽一大堆雪就堆在這裏,他們怎麽沒想到呢,居然還繞到遠遠的村西頭去挑,傻不傻啊。

想到這裏,幾個漢子相互對望了幾眼,然後甲對乙眨了眨眼,乙對丙歪了歪頭,丙對丁做了個手勢,接著甲乙丙丁四人一擁而上,扒褲子的扒褲子,脫衣服的脫衣服,嚇得張添頭忙扯著褲腰嗷嗷直叫:“有話好好說有話好好說,咱咱不興動手哈!”

“那你說,你家的雪還賣不賣錢來著?”

“賣賣賣,肯定賣啊,要不咱就一文錢兩擔如何?”

甲乙丙丁繼續……

“不要錢了不要錢了,白送白送,全白送。”張添頭認慫,他認慫還不行嗎。

甲乙丙丁松了手,然後各自挑著擔子興沖沖地到後院裝雪去了。

張添頭:“嚶嚶嚶……”

周青林可不知道這邊張添頭因著想賣雪發財反而被人搶的事,他此時正和妻女忙著做小麻花呢。

大歷朝有初一“接彩送福”的風俗,說的就是在大年初一這一天,村裏的大人都會在自家娃娃眉心的位置用胭脂點上一顆福運痣,再讓他們背上個小布包,然後挨家挨戶到各村民家裏送福氣說吉祥的話兒。

還有一個說法就是,在初一這一天裏誰家孩子接到的彩頭最多那說明這娃兒長大定是個最有出息的,同樣的這一天誰家上門的福娃最多那麽這戶人家就是村裏最有福氣的人家。

是以每到大年初一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在自家堂屋的八仙桌上備上幾盤子好吃的小零嘴兒,就等著福娃娃上門送福時再從盤子裏抓了彩頭放到他們的小布袋裏,這也叫抓彩(財)和接彩(財),雖然一般給的都是瓜子花生紅棗啥的,但對一年到頭都難吃上幾回零嘴的孩子們來說,這可是一件非常高興的事呢。

所以“小孩子盼過年,大人愁過年”這句話就是這麽來的。

想著是分家後過的第一個新年,周青林就想做些與眾不同的小彩頭熱鬧熱鬧,不過最主要的目的還是要犒勞犒勞自己家裏的五個福娃娃們,前幾天賣對聯,她們可是幫了不少的忙呢。

舀了一大木盆面粉,周青林捧在手裏估了估,這大概有十幾斤吧。他打了十幾個雞蛋在面粉裏,再往裏面撒了一把黑芝麻,最後倒進一碗熟油後,周青林就用兌了蜂蜜的水一點一點地和起面來,等把面粉揉成團後,再用木盆倒扣在上面醒一會兒。

前世因為年紀大了牙齒不太好使,是以這麻花周青林已經好多年沒有做過了,沒想到現在自己做起來也還挺順手的,看來生活都是有記憶的。

想到自己又會教書又能做美食,對了還會打獐子,加上還有許多未知的和未開發的本領,嘿嘿,周青林自得起來,自己這算不算十項全能型大佬啊。

把面團揉長切塊,接著再把面塊搓成細長條,然後一對折再輕輕一搓,小麻花就做好了。

劉蓮芝則在灶台上忙著炸麻花,她讓大丫把火壓小一些,這活她還從未做過呢,就怕一不小心就給炸糊了。

提心吊膽地炸了一鍋,等金黃酥脆的小麻花浮出油面後,劉蓮芝忙用笊籬把它們都撈了起來,同時也大大地松了口氣,還好沒有焦。

有了一回經驗後,余下的幾鍋她就不怎麽擔心了。

下鍋,翻面,出鍋,劉蓮芝做起來頭頭是道。

周青林發現這女人在做吃食方面真的很有天賦,學習能力也強,每次他稍微點撥一下,她就能夠自己上手了,就像上次炸油豆腐也是,後面那十幾串可都是她一個人炸的。

小丫早就捧著小碗在邊上等著了,周青林覺得有些奇怪,要按平時這閨女早就像小麻雀一樣嚷嚷著要吃麻花了,怎麽今天變得這麽斯斯文文了呢,他不禁朝小閨女看了又看,想看看這丫頭到底是怎麽了。

小丫其實也很糾結,一雙小杏眼正一眨不眨地看著娘親把一個個噴噴香的小麻花從鍋裏撈了出來,然後再倒在木盆裏攤涼,那油酥酥的香味實在好聞極了。

可是她馬上就要四歲了,三姐說四歲已經是大孩子了,還說只有小孩子才饞嘴呢,可是可是……,結果就聽見啪的一聲,自己碗裏立馬多了一個色澤金黃香甜酥脆的小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