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收獲(第2/3頁)

沒辦法,在沒有種出足夠的種子之前,他只能撒謊。

唉,希望知道真相的那一天,大家不要罵他是個騙子知縣才好。

......

吃了晚飯,李煜和淩雪一人拿著一柄木劍,又去後花園消食去了。

這兩把木劍還是李煜讓玩具作坊的木匠師傅給他做的,他覺得柳枝使不出氣勢,根本充當不了劍的角色。

等李煜把做好的木劍帶回家時,周青林的白眼都快翻上了天,可是有啥辦法呢,自家閨女就好這一口,他能有啥法子。

果然,等三丫看到木劍後,簡直樂得快飛起來了。

左一句江哥哥你真好,又一句江哥哥你真聰明,聽得周青林醋味翻湧,這閨女算是白養了。

李煜給自己瞎掰出來的劍法取了個天昆的名字。

為啥要說是瞎掰的呢,因為李煜覺得王府練武師傅教的劍法實在難度太大,他擔心淩雪妹妹學不來。

咳咳,主要他自己也舞著費勁,動不動就會被手上的柳枝打了頭。

所以李煜幹脆依著差不多的樣式自創了一套,且美其名曰:“天昆劍法”。

“江哥哥,你說是咱們的天昆劍法厲害,還是我大姐夫的雲龍劍法厲害啊?”三丫手腕轉動劍柄,慢慢轉著劍花。

“當然是天昆劍法厲害啊!”李煜理所當然。

三丫回想了一下大姐夫舞劍時的氣勢,再看看江哥哥的,她總覺得大姐夫的雲龍劍法似乎要威風凜凜一些。

......

到了收玉米的那一日,大家早早去了新露灣村,除了呂志義和應進慶幾人,李煜也跟著過去了。

周青林本想讓他留在家裏,可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對新鮮事物都好奇,沒做過的事都想去嘗試一下,聽到要去掰玉米棒子,人家早就躍躍欲試了,想著反正這也不是什麽危險的事,周青林便由著他了。

除了老師和淩雪妹妹,李煜並不愛與其他人說話,就是面對日日碰面的呂志義和應進慶亦是如此。

周青林心想,這大概就是龍子鳳孫們刻在骨子裏的矜貴清冷吧。

二十多畝地的玉米,光靠他們七、八個人肯定來不及,所以昨日的時候,牛三就依照周青林的吩咐找村裏人過來幫忙了,跟他們說好五十文一天,現結工錢。

離割稻子還有好幾天呢,村裏人此時正好空閑,能掙銀子,他們自然樂意,這不本來有個二十人就夠了的,結果一來就來了六十多個。

人多速度快,周青林並沒有讓多余的人回去,而是把全部人分成了兩組,除了去地裏掰玉米的,剩下的人則把掰下來的玉米外皮剝開,而後再將玉米皮互相捆綁在一起,五六個玉米綁一串,這樣就可以直接掛到繩子上晾幹了。

二十一世紀的玉米品種肯定都是高產的,這不,掰下來的玉米棒子一個個都鼓鼓囊囊的,剝開外皮後,可以看到裏頭全是顏色金黃、顆粒飽滿的果實。

周青林本還擔心長出的玉米還能不能當作種子,現下看來,自己完全是多慮了。

七十多個人,忙活了大半天,終於把地裏的玉米棒子全都摘下來綁好了。

看著堆成小山的玉米棒子,周青林都有些發愁該怎麽拿回去。

不過,為了能更好的保存種子,再麻煩也得用牛車一趟趟拉回衙門去晾曬。

早在半個多月前,周青林就收拾了四間堆玉米和紅薯的屋子出來,只不過對他來講,這四間房屋只是障眼法而已,屆時他肯定會想法子把玉米和紅薯都轉移到儲物倉庫裏的。

儲物倉庫有永久保鮮功能,把玉米和紅薯放在裏面,就不會有發黴或爛種的可能。

......

等種下第二茬玉米後,紅薯也到了該挖的時候。

周青林依舊雇了新露灣村的村民幫著收了紅薯,而割下來的那些紅薯藤則按照先前說好的,全部由村民們拿到地裏插種了。

當初周青林和牛三幾人插種紅薯藤時,村民們可都在邊上看著的。

所以該怎麽插種,他們差不多都會,是以周青林只和他們細說了該怎麽分段的問題。

“每相隔四片葉子剪成一段,然後葉頭朝上插進土裏就可以了。”

想了想,周青林繼續說道:“要想產量高的話,你們可以先往坑裏撒些糞肥下去。”

村民們點頭表示知曉了,隨後抱著紅薯藤,一個個回自家地裏忙活去了。

......

九月的時候,周青林給呂志義和應進慶放了假,馬上就是吳氏和毛氏的預產期了,身為丈夫總要在身邊照顧著才行。

呂、應二人也正掛心著此事呢,是以得了假期後便急忙忙回京去了。周青林讓他倆年後再回南川,反正現下也沒多少事,還是先照顧好妻兒要緊。

兩人自是十分感激的。

......

作者有話說:

感謝在2022-05-06 18:42:00~2022-05-07 21:30:55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