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福利和獎銀(第3/4頁)

還有各房的書吏,他們有幫著管倉庫進出賬的,有幫著記賬結算工錢的,也都沒有空閑過。

而幾個衙役,除了上次陪著呂志義和應進慶兩人去各地發過一趟廣告書外,十月份的時候,幾人又分批去了南邊幾個州府發廣告書來著。

如今玩具作坊的生意越來越好,和眾人的辛苦付出是分不開的。

周青林覺得,自己的衙門團隊雖然只有區區的十六人,可是工作效率卻遠超其他縣衙的一、兩百人。

既然付出就該給回報。

更何況他們南川縣明年年初就有一場硬仗要打,所以鼓舞士氣很重要。

而有家有室的人,最需要的“士氣”就是能買米買面、能買穿戴的養家銀,這樣家裏人過日子就不用再緊巴巴的了。

年終福利是黃主簿按著周青林開出的單子去采買的,每人五十斤大米,三十斤面粉,十斤菜油,二十斤肥瘦相間的豬肉,十斤雞蛋,細棉布兩匹,還有茶葉一斤,三斤炒花生和三斤葵瓜子,最後還有景香齋的栗子糕和桃花酥各一包。

領到這麽一大堆的年貨,楊縣丞和黃主簿兩個還要好些,畢竟昨日他倆看到單子後就已經激動過了。

可書吏和徭役們是完全不知情的,所以興奮之情可想而知了。

幾人紛紛在心中感嘆,太好了太好了,今年終於能過一個豐年了。

本以為接下來便該是想法子把這些年貨弄回家的事了,豈料更大的驚喜還在後頭。

眾人看到他們的周大人不疾不徐地從懷中掏了一大疊紅封出來。

對,就是一大疊,大夥兒都看得真真的。

沒等他們反應過來是怎麽一回事,就見周大人已經照著紅封上頭寫著的名字一個個發了起來。

第一個被叫到名字的是楊縣丞。

楊縣丞支支吾吾半天才找到了自己的舌頭,“大大大人,這給給我的?”

周青林笑道:“對啊,這些時日多謝你為木制品作坊辛勞,這是作坊裏給你發的獎銀。”

“黃文堂,這個是你的,也同樣多謝你為作坊忙碌。”

黃主簿激動接過。

周青林繼續,“王守財......”

......

紅包口是封著的,大家都不知道裏面有多少銀兩,不過摸著薄薄的一層,裏面裝著銀票是肯定的。

本朝最低面值的銀票是十兩,所以眾人自然而然的以為紅封裏頭就是十兩銀子呢,這下可把他們激動的不行,就比如楊縣丞,他一年的薪俸才三十五兩,黃主簿一年的俸祿是二十五兩,而書吏和衙役們的俸祿在每月一兩銀子左右。

他們南川一個特級貧困縣,除了俸祿,其他的灰色收入基本等於零,加上時不時還要被拖欠俸祿,所以楊縣丞和黃主簿他們的日子過的都不寬裕。

本來因著上兩個月的俸祿還未發,這幾日大家都在發愁這個年該怎麽過的事。

現下好了,有了這麽多年貨,再有可以抵過好幾個月俸祿的十兩銀子,今年他們家就能舒舒心心的過上一個大肥年了。

聽到院外有馬蹄聲停在門口,胡氏納悶著去打開院門,等看到自家相公果真是雇馬車回來時,她心裏不免有些埋怨,自家是個什麽情況又不是不知道,幹嘛還浪費雇馬車的銀子啊。

可等胡氏看到相公轉回車廂,而後從裏面拖出一袋袋東西時,頓時愣住了,這是在做啥?

“愣著幹嘛,還不快點喊孩子們出來搬年貨!”楊縣丞聲音洪亮,帶著好久沒有過的自得。

哦哦哦,胡氏回過神,忙回院喊人了。

一陣雞飛狗跳後,楊縣丞的幾個兒子兒媳還有孫子孫女都圍著一大堆年貨喜氣洋洋。

見這情形,楊縣丞心裏更是得意,隨即又把衣兜裏的紅封掏了出來,“喏,這是大人發給我的十兩獎銀,明日你給幾個娃兒買布料做新衣裳去!”

還有獎銀?

胡氏接過後就忍不住拆了開來。

大兒媳婦伸長了脖子往婆婆手裏瞧,想看看是不是十兩銀子來著,可等她看清銀票上的數額時,頓時結巴了起來,“一......一......百兩!”

啥,一百兩?

胡氏忙往手中銀票看去,楊縣丞更是迫不及待地探過頭來,等看到果真是張一百兩面額的銀票時,夫妻倆都不可置信地睜大了雙眼。

隨後滿腔的喜悅抑制不住地四散開來。

同樣的事也在黃主簿家上演了一遍,黃家人自然高興的合不攏嘴,黃主簿更是感動的在心裏暗暗下了決心,他明年一定繼續好好幹。

周青林給黃主簿發的也是一百兩銀子,其余書吏和衙役們則每人五十兩,可想而知,這些人回去之後該有多開心了。

......

癸卯歲去,甲辰春來。

南川的除夕夜雖下著茫茫大雪,可辭舊的鞭炮煙花依舊飛滿了夜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