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三連襟(第2/3頁)

聽到驛站裏來了重量級人物,秦明進也是驚出了一身冷汗,想著總不會是京裏派來逮自己的人吧,可轉念一想,他好像沒犯啥大錯啊,就算貪了銀子,那也不多啊,至於害人性命的事更是一件都沒有,想到這裏,提著的心終於放下來一些。

可他還是穿戴整齊連夜去了驛站,總要弄清楚原委,才能真正安心。

黃次輔也沒有隱瞞,反正晏州府離南川縣這麽近,這事肯定都要知道,於是就簡略說了南川縣育出新糧種的事。

而一旁的戶部尚書張大人就沒什麽顧忌,他把兩種新糧的畝產量都說了,實在是張大人對這樣的畝產量不敢相信,想從晏州知府這裏得到點確切的消息。

秦明進哪裏知道新糧種的事啊,這不,自上次南川知縣因為童生名額打人後,他就再也不想和莽夫有瓜葛了。

是以,他們晏州府除了每個月“例行公事”的送送乞丐外,其他的事根本就沒有留意過。

所以,當秦明進聽到南川知縣培育出了新糧種,且那叫玉米的畝產能有一千斤,叫紅薯的糧種畝產達到三千五百斤時,驚得半響都說不出話來。

這這這南川知縣怕是得了失心瘋了吧?

看到對方這副表情,張益忠朝黃次輔看了看,那意思是說,看吧,我就說這樣的畝產量根本不可能吧。

黃次輔並未多言,心說,結果到底如何,等明日就都知道了。

晏州府與南川縣相鄰不遠,同樣,另外七個縣離晏州府也是很近的,加上驛站裏又不止晏州知府一個人的眼線。

所以到了第二日,等黃次輔他們吃好了早飯,準備出發南川時,驛站門口等著的,除了晏州知府之外,又多了七個知縣,他們也準備跟著一起前往南川縣,好去領略一下新糧種的風采。

方才七名知縣已從秦知府口中,得知了這滑天下之大稽的好笑事,所以他們十分期待待會兒交不出產量的周知縣會是個什麽下場。

還有沒有去年打人時的那股威風勁。

特別是平遠知縣,當初挨揍的人可是他,想起那拳頭打在臉上的疼痛滋味,他恨不得一眨眼間就到了南川縣。

而騎馬走在車隊最前頭的連襟兩人,哪裏會知道自家嶽父因為打人的“光輝事跡”,讓後頭跟著的一州七縣耿耿於懷呢。

這不,離南川縣越來越近,沈蕭心裏就越是緊張,他看了看騎著馬和自己並行的江灝,問道:“咱們嶽父好相處嗎?”

江灝先是一愣,隨後就想起自己第一次見嶽父的場景。

那時自己心裏也是惴惴的,特別在嶽父未開口前,眼睛朝他上下打量的一番,江灝覺得自己的心都快跳出來了。

直到現在,江灝都沒明白,為何當時自己會這麽緊張,他摸了摸腰間掛著的香囊,心道,大約是喜歡吧,因為實在喜歡,所以急切期盼能得到嶽父的認可。

對,一定是這樣的。

再轉頭,看到沈蕭還在等著他的回答,見對方有些忐忑的神情,江灝仿佛看到了當初的自己,他寬慰道:“別緊張,咱們嶽父除了神情正容亢色一點,說話不苟言笑一點,還有語氣嚴肅一點,其他還挺好相處的。”

不苟言笑?正容亢色?

沈蕭頓覺得自己更緊張了。

......

小幾十裏路,車馬隊伍走了不到一個時辰就到了南川縣城。

沈蕭提議大家先去驛站,先把車馬都安置在那裏,他們再步行進城,不然幾十輛馬車一百多號人一股腦的湧進縣城,把城裏百姓驚到了可不好。

江灝也是這麽想的,況且這還是嶽父治下的縣城呢,擺這麽大的排場幹嘛啊。

既然江統領這個領隊的都沒有意見,其他像張大人和黃次輔也不能說什麽,何況他們是來協助收糧的,又不是過來抖威風的,所以都幹脆利索地讓車夫駕車往驛站而去。

這一操作讓後頭跟著的一州七縣有些納悶,可還沒等他們想明白原委呢,就有侍衛上來拽著他們的馬車跟上去驛站的隊伍了。

一州七縣很想說,他們不想去驛站來著,他們就在南川縣衙等著他們好了,可看到不由分說的侍衛們,到嘴邊的話硬生生地咽了下去。

江灝和沈蕭早就留意到這些人滿臉看好戲的表情了。

特別是那個秦知府,哼,還想老神在在地坐在馬車上,等著他們的嶽父大人來行禮迎接。

呸,做夢去吧。

此時,江灝和沈蕭心想,要不是那新糧之事還未落實,他們與人說起南川知縣時,早改口稱之為大司農了。

哼,大司農懂嗎,可比你們這些個知府知縣大多了。

不得不說,這愛屋及烏的倆連襟有些幼稚的可愛了。

等放好了車馬行李,江灝點了十幾個侍衛隨行,剩下的就讓他們留在驛站裏修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