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貪嘴起燎泡(第2/3頁)

除夕夜的壓歲錢是必須給的,這不,收到爹娘、姥姥姥爺給的紅包後,淩月和幾個妹妹轉身就準備起外甥、外甥女的壓歲錢來。

她們預備等明日一早就把紅包給弘兒和妍兒送過去。

......

和女婿生活在一起好幾年,老劉頭的思想被同化了不少,就比如女婿常說的兒子閨女都一樣的觀點。

以前老劉頭總覺得兒子孫子才是家裏的根,閨女雖好,可嫁出去後就是別人家的人了。

還有就是父母必須跟兒子孫子住在一起,這樣才合乎規矩。

這不,去年這個時候,老劉頭還常念叨著要回後廳村的事呢,總覺得自己一個當嶽父的老待在女婿家不好。

當時女婿和他說的話老劉頭到現在都還記得一清二楚呢,女婿當時跟他說,“沒什麽父母就必須跟兒子一起過日子的道理,兒子閨女都是自己生的娃,在父母心裏都該是一樣的,要小婿說,嶽父嶽母覺得在哪邊過日子舒心就在哪邊過生活,你和嶽母也不要覺得待在女婿家不好意思,不說你們生養了蓮芝,就憑嶽父嶽母照料小婿家中多年,小婿給你倆養老都是應該的。”

一番話說的老劉頭熱淚盈眶,心中最後一絲顧慮也沒有了。

老劉頭相信,女婿說要給他養老的話絕對不是嘴上說說而已,而是真心實意發自肺腑的。

至於那兒子閨女都一樣的話,他覺得女婿打心裏就是這樣想的。

不然這麽多人笑話女婿連個兒子都沒有的時候,他就不會是如今這副懶得搭理的態度了。

該是從骨子裏就是不在意的吧,

要問他在哪兒過日子舒心,當然是在女婿這裏了,在這邊不但有好吃好喝的照料著,還沒有糟心事煩著,幾個外孫女也都懂事貼心,外孫女婿更是對自己敬重有加。且為了不讓自己老念叨著回鄉,女婿還特地在後花園開了幾塊菜地出來,只為了讓自己想務農時好過過手癮。要是在城裏待的煩了,還可以去莊子上住上一段時間,家中可是有五個莊子呢,不拘抓魚撈蝦、種稻種麥,樣樣都行。

老劉頭已經想好了,往後自己跟老婆子兩人就待在京城,哪兒都不去了,跟著閨女女婿過日子挺好。

等老死了,再讓女婿把自己的骨灰送回老家,埋進祖墳裏就可以了。

......

進入二月後,呂志義和應進慶越發用功了起來,再過十來日便是會試的日子,可不知為何,兩人總覺得要學的地方還有好多好多。

怎麽辦怎麽辦?

呂志義更是心焦的連著好幾日都難以入眠,好不容易睡著了,夢裏也全都是考試的內容,一會兒中榜喜極而泣,一會兒落第嚎啕大哭,簡直被折磨的不行。

周青林知道,這就是典型的考前焦慮症,一定是呂、應二人太過緊張的緣故。

都是多年的好友,周青林肯定不會眼睜睜地看著他倆每日生活在忐忑不安中,這樣下去,屆時在考場上失了水準豈不可惜。

想了想,周青林便提著酒去找兩人談心去了。

不愧是前世的優秀教授,一頓飯,兩碗酒,一場推心置腹的談話,很快就把呂志義和應進慶從焦躁中解救了出來。

後面的幾日,呂、應二人便沒再捧著書本埋頭苦讀了,而是聽了周青林的話,帶著妻兒到京城周邊遊玩了一番。

就像周兄所說的,該學的都已經學差不多了,努力了這麽久,最後幾日放松一下又何妨。

經過幾日的調整,呂志義和應進慶兩人的狀態果真好上了不少。

這不,二月初八進考場時,呂、應二人的腳步都是輕快的。

放榜那日,周青林特地讓李安去看了榜。

半個時辰後,李安就滿臉是笑的跑到司農司來報喜了,“老爺老爺,呂老爺和應老爺兩人都考中了,應老爺第四十三名,呂老爺第五十二名。”

周青林大喜,心裏替兩位好友感到高興,不管之後殿試成績如何,總歸不用再日日捧書苦讀了。

呂志義和應進慶兩人也是這麽想的,說實話,讀書習文這麽多年,說不厭倦那肯定是假話,現下終於上了榜,對他倆來說,簡直如釋重負。

見兩人咧著嘴傻笑了半日,周青林反倒有些擔心他倆太過放松了,這可不行,雖已入圍,但最後的沖刺還是要的。

原先讓兩人多放松那是擔心壓力太大怕他倆考砸了,如今完全沒了壓力那就沒有動力了。

不行不行,同進士和進士還是有很大區別的,按呂、應二人現下的名次,如果太過放松,說不定就有掉入三甲的可能。

咳咳,周青林清了清嗓子,道:“還傻愣著幹嘛?是不是以為中了榜就萬事大吉了?再無須用功了?也不看看自己考了個什麽名次,居然還跟個沒事人似的瞎晃蕩,不知道的人還以為你倆考中頭名會元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