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劉記作坊(第2/3頁)

年初的時候,景康帝給李煜單獨開了郡王府,算是為日後的成親做了準備。

這也表明小兩口成親後就得自己當家做主了,所以劉蓮芝才會有了緊迫感。

說是管家,其實就是掌管家中的財政,包括收入和支出,另外就是人情上的往來,只要弄明白了這三件事,其他就沒什麽可為難的了。

經過幾年的歷練,在人情往來上劉蓮芝倒是有了經驗的積累,教起自家閨女肯定是綽綽有余的。

知道娘親這是為自己好,再聯想到大姐把偌大的定國公府打理的井井有條的樣子,周淩雪學習的勁頭自然足了又足。

心裏想著,將來等自己和煜哥哥成了親,也要把兩人的家打理的有條不紊的。

如今家中的收入分三個方面,包括莊子上的收成,畫冊的收入,以及木制品作坊的收入,再加上府裏每日的開銷,周淩雪每天忙碌了不少。

好在爹爹教的借貸記賬法她也是學過的,所以做起事來自然事半功倍了許多。

木制品作坊是新開的,用的還是劉蓮芝嫁妝的名義。

說實話,開這個作坊還真不在周青林原先的計劃之中,可以說這間木制品作坊是在旁人的三請四催下開起來的。

起因還是因為那套淘氣堡的事,自打周青林送了一套淘氣堡給自己的外孫和外孫女做周歲禮物後,定國公府從來就沒有這樣熱鬧過。

依舊是周歲宴的那幫小童,每天都樂顛顛的上門來,然後不玩到天黑絕不回家。

這樣的奇景自然引起了其他夫人們的好奇,忙也帶上自家孩子去一探究竟,結果等弄明白是怎麽回事後,自家孩子卻拖不回家來了。

哭著鬧著還要玩。

這讓家長們都頭痛不已,都是三兩歲的小娃兒,打打不得,罵罵不得,可總賴在人家定國公府也不是個事兒啊。

於是就有人想到,要不幹脆自己府裏也擺上一套這樣好玩的東東吧。

至於淘氣堡上哪兒去弄,自然是去問大司農了,雖說木匠師傅見過之後肯定會做,可這些玩具是大司農想出來的,他們總不好把人家的點子偷學過來吧。

於是,接下來的幾天就陸陸續續有人找上了門來,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讓周青林也幫他家做一套淘氣堡來著。

這樣的情況周青林先前是怎麽也沒想過的。

要他說,其實淘氣堡本身的魅力並不大,主要還是因為裏面的玩具能讓眾多孩子都參與進來,大家一起互動,同時開心,這樣才是真正的樂趣。

起先周青林並沒有應承下來,主要做一套淘氣堡可不輕松,不說又是找木匠又是買材料的,就是做活的大場地都必須有一塊,要不是自家有莊子,想做出來可不是易事。

更何況讓他幫忙做一套的人有這麽多家,幫了這個,得罪了那個,全部答應下來的話,得做到猴年馬月去。

所以他是有多吃飽撐的慌才會傻乎乎地去接下這活。

那些人似乎也想到了這樣的問題,是以等再次過來時全都是拿了定金過來的,完全一副與店家訂貨的架勢,且給了定金後,轉身就走,一點不給你推辭的余地。

唉,沒法子,最後劉記木制品作坊就這樣糊裏糊塗地成立起來了。

接下來作坊的準備事宜,周青林全都交到了李金手上,反正買材料找木匠這些事兒李金都是經手過的,再做起來應該不難。

作坊場地就設在莊子上,另外在城裏開上一間門面,再把做好的樣品往鋪子裏頭一放,齊活!

周青林準備過些時日就把先前為南川玩具作坊設計的那些圖紙重新拿出來,既然已經開了作坊,那就努力賺銀子吧。

......

時間很快到了年底,白茫茫的大雪落了下來,天冷的厲害,這種滴水成冰的天氣,讓每日必須早起的人兒越發顯得艱難了起來。

這樣的寒冷天,大臣們在宮門外等候早朝時,可都是凍得瑟瑟發抖的。

相比之下,周青林就要好上許多,雖然他也冷的發抖,可對他來說,每日的早起和早鍛煉都已經成了習慣,所以並不會像其他人那樣難以適應。

如今只不過是從原先的在後花園跑步,改為現下的跑著步去趕早朝而已。

這不,等周青林跑到宮門口後,牛三趕著的馬車已經在宮門外等著了。

周青林快速鉆進車廂裏,把腳上的羊皮靴換成了朝靴,再吃上一兩塊點心墊墊肚子,之後就排隊進了掖門,去上早朝去了。

這一系列的操作看在旁人眼裏,簡直不可理喻,真不知道大司農到底哪根筋搭錯了,天熱見他在跑,天冷也看他在跑,好好的馬車不坐,有福不知道享,每天跑的吸呼哈呼的,累不累的慌啊。

其他人肯定不會知道,周青林之所以會這麽做,完全是為了有個好的身體,就因為堅持鍛煉,來到古代已經七年的周青林從沒有得過風寒,就連咳嗽都沒有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