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林林總總

與其他朝臣差點驚掉下巴不同, 周青林覺得一切都在可理解範圍內。

經過這次得風寒、發高燒、差點要老命的事,景康帝會看開也合乎情理。人家想趁著自己還能走能動,好好去享受老年生活不是挺好的嗎,難道非得手抓權力直到死才正常。

至於慧郡王被立為皇太孫的事那就更不難理解了, 周青林覺得, 老皇帝肯定是發現了自己大孫子有當帝王的潛力, 不想白白被錯過了,所以就早早定下來了唄。

要知道如今太子已有三個兒子,等繼位後,說不定馬上就要壯大後宮, 到時孩子肯定會越來越多。

景康帝這一道聖旨下了來,基本就確定了李煜在他爹之後的帝王之位, 也杜絕了後患,這樣往後兄弟之間也就沒啥好爭的了, 畢竟再怎麽爭, 也爭不過他們皇祖父金口禦言的聖旨去。

所以,對於景康帝的決定周青林只感到突然, 並沒覺得有出乎意料的地方。

眾人見大司農正躬身向前, 一副豎著耳朵神情專注的樣子,都認為對方這是心裏樂開了花, 而面上卻強裝鎮定呢。

能不樂開了花嗎,陛下禪位,馬上就是太子登基,屆時皇太孫立馬就成了皇太子,如此的話, 大司農家的閨女嫁過去後就是太子妃了, 而大司農就是太子妃的爹了, 且現在是太子妃的爹,往後說不定就是皇後的爹,皇後的爹是啥,那可是妥妥的國丈啊,這樣的大好事旁人連做夢都不敢去想呢,大司農倒好,輕輕松松就全都得到了。

再想到人家的大女婿和二女婿,不得不說有些人的運氣就是好啊。

在場羨慕嫉妒的眾人肯定不會知道,這會兒周青林的專注和他們猜想的美事可沒半毛錢關系,人家之所以神情專注,那是因為此時大司農的心正提著呢。

至於為何要提著心,當然是因為害怕啊,害怕老皇帝會突然給他來一道賜婚聖旨啥的,畢竟年前自己給的藥也算救了景康帝的命,要是對方又把賜婚當成嘉獎的話,自己就真的欲哭無淚了。

好在直到退了朝,都沒見景康帝有半點往賜婚方向發展的跡象,周青林忍不住大大松了口氣。

松口氣的同時又覺得有些好笑,自己這是快成驚弓之鳥了。

......

禪位大典定在了四月,周青林可以肯定,要不是禮部還有許多程序要走,那景康帝恨不得馬上就能退居二線頤養天年了。

這不,如今除了早朝時露一露面外,其他像批閱奏折什麽的,景康帝早就移交到太子手上了,用老皇帝自己的話說,那就是讓太子先適應適應,免得接手之後手忙腳亂的。

又不是從未接觸過政事,怎麽可能手忙腳亂呢,周青林覺得,景康帝這是再為自己的迫不及待找借口呢。

想到之前的舍不得松手,再到如今的最大限度的放權,周青林突然想起了前世的一句話,果然人是最善變的。

而李煜這邊,自從被立為皇太孫後,平時所學的東西自然增加了不少。要想將來成為賢君,除了要學孔孟之道和道家思想的無為而治外,還要學會融會貫通,這樣才不會越學越呆板。

景康帝直接擔起授學駕馭帝王之術的重任,至於四書五經之類的,則依舊由周青林來教。

一下子多了這麽多課程,周青林有些擔心小夥子會不會因為壓力太大而產生厭學情緒,結果毛事都沒有,好幾次過來交課業時,還常嚷嚷著要吃水煮肉片還有芝麻軟糖什麽的,一副十足的饞貓模樣,光吃還不夠,回去時還得帶上一些,說自家皇祖父也愛吃。

……

四月底的時候,景康帝退位為太上皇,李喆正式登基稱帝,改年號為景盛。

與此同時,李煜的身份也從原先的皇太孫升級成了皇太子。

當看到太上皇將傳國玉璽轉交到景盛帝手上時,眾朝臣都覺新奇,像這種兩帝言笑晏晏,以及言辭懇切的政權交接場景不說見所未見,恐怕連聽都未曾聽說過吧。

登基過後便是封後大典,皇後入主中宮後,接著又開始了各妃嬪的冊封。

一直忙忙碌碌到了七月,本以為終於可以喘口氣了,結果又有朝臣提起了皇太子的婚事來,意思是說太子都已經十八了,聖上在這歲數的時候,也是成了親的,所以可不能再拖著了。

提議一出來,太上皇立馬第一個跳出來表示贊同,用他的話說,太子成親後快給他多生幾個小曾孫,這樣自己也算福全之人了。

見自己老爹都點頭同意了,景盛帝當然沒話說,兒子能早點成家也是他所期盼的,當下就著禮部安排起太子的婚事來。

而被通知不日就要成親的兩個當事人,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的,都有些發愣,怎麽突然就要成親了啊,自己好像都還沒準備好呢,再有,那成親之前不準見面是啥子意思啊,話說這還有好幾個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