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4章 三大譯經者(第2/2頁)

“你應該清楚皇室有《大日如來經》”菩提達摩回道:“她博學多才,通透了梵文,也對舍利子修行也有一定的了解。”

“哦!”

“你翻讀的這幾冊經文中就有她提點的建議!”

菩提達摩補上一句,提出對方來慈恩寺數次,對陳祎完善經文起了不小的作用,這讓李鴻儒認真了起來。

裴守約遠奔赴了西錘之地,但袁公瑜的大理寺查案並沒有結束。

他取回來的靈柩燈還在武昭儀那兒。

作為提前支付的代價,李鴻儒覺得武昭儀需要配合配合。

他點了點頭,示意自己已經了解。

將五大經文齊齊收拾完整,李鴻儒起身離了慈恩寺。

“沒天理,他怎麽就能克制到如來佛祖的攝魂術,那到底是什麽法門,居然能讓東土克制到西天竺頂級秘術!”

眼見李鴻儒離開,菩提達摩心中才低念了一句。

東西方術法不同,這也造就了一些無解的問題。

比如東土大修煉者頭疼西域術法和武技,而西域也對東土復雜的各種能耐頭疼。

最終是諸多佛陀菩薩,不管能不能修行,大夥兒都是先練了挨打的能耐。

眾多佛陀菩薩又合力將這種能耐發揚光大。

這最終有各類金身能耐。

這其中有不怕挨打又難於修行的正統金身,又有具備臨時守護能耐的,也有借力守護的,又有將傷害細化,轉移到無數信徒身上的……

對東土人而言的釋家金身,其中的分類極多。

但在東土人眼中,諸多佛陀菩薩修行的能耐都沒區別。

這是東西方修行的差異,也是想將西域佛經譯成東土內容的難處。

單憑陳祎一個人,對方難於將眾多經文全部完善。

若是李鴻儒將所有的希望都放在陳祎身上,或許五年,或許十年,又或遙遙無期。

而要等到李鴻儒修行有成,那又不知是什麽猴年馬月。

“等他滿意了這五冊佛典,再授予我秘典,只怕那時我都被咒死了!”

菩提達摩仔細盤算了一番時間,覺得這個時間最好能控制在三年左右。

但凡時間更長一些,李鴻儒不學佛教經文或許沒啥事,他大概率已經出了問題。

“陳祎大師,您看看這些經文還有哪兒被損毀了,我去小西天再聽一聽經文,到時將缺失處補上去!”

他興趣起來,不由開始催促陳祎。

“達摩禪師今日……好好好!”

徒弟們個個武藝極強,但眾妖最討厭的就是念誦經文,更無須說什麽翻譯的大能耐。

眼見往昔垂頭喪氣的菩提達摩鼓起幹勁,陳祎一時詫異。

但他波動的心很快就平息了下去,只是在那兒指引經文部分可能的缺失,又有部分值得探討研究之處。

對金蟬子而言,經文都刻印於腦海,不存在缺失的問題。

但對陳祎而言,作為一個繼承者,他並不曾完全開啟金蟬子的記憶。

而人與妖的修行有不同。

適合金蟬子的內容並不完全適合他。

雖然繼承了金蟬子的衣缽,但陳祎感觸到自己快速向上的修行似乎緩慢了下來。

倘若沒有意外,等他跨入八品,金蟬子給予他的惠澤或許將消耗殆盡。

這離他解除頂級攝魂術存在一條鴻溝。

若不能跨越過去,陳祎已經能想象未來需要面對的巨大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