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第2/3頁)

宋伯雪揮揮手,示意大家起來:“今日不坐堂,大家不必多禮,本官是來做買賣的,大家若是賞臉,還請多多捧場。”

她戴著官帽,頭發整齊地梳在後面,嘴角微微笑著,眉目間意氣飛揚,讓本就清秀逼人的長相又平添了幾分少年英氣。

這麽年輕又好看的縣太爺,讓圍觀的百姓少了一些拘謹,湊過來的人越來越多,好奇縣太爺要做什麽買賣。

有些百姓摸了摸荷包,猶豫了一下沒有走開,就算買不起也看個熱鬧不是。

宋伯雪擺好自己昨天加急做好的鐵爐,輕輕掀開罩子,一股濃郁的紅薯香撲鼻而來。

眾人睜大了眼睛去看爐子裏面,盯著宋伯雪的動作。

宋伯雪拿出一個長長的木夾子,把爐子裏烤好的紅薯都夾出來,又把生的紅薯放進去繼續烤。

她看了眼眾人,笑道:“此物名喚紅薯,這種用火烤的做法顧名思義就叫烤紅薯,吃起來軟糯香甜,還能充饑,且價錢便宜,只賣兩文錢一個。”

這些野生紅薯的個頭太小,一個僅有拳頭大小,她特意挑選了一些個頭大的,均勻的,所以價格不能賣太高。

烤紅薯?兩文錢一個?也就是一個肉包子的錢。

眾人面面相覷,卻沒人貿然去做第一個。

“給我來一個嘗嘗。”高之瀾見狀,好心做了第一個嘗試者。

主要是宋伯雪太可恨,昨天試烤了那麽多,竟然一個都不讓她吃,非說提前吃了就沒有期待感了。

高之瀾心裏憤憤,不讓她吃就算了,可是人家母女兩個卻吃了個夠,到最後都打飽嗝了,真是氣死人。

她拿出兩文錢,伸手接過來一個紅薯。

宋伯雪還用不知從哪裏弄來的枯葉包著紅薯,以防燙手。

高之瀾想起昨天看到的場景,依樣畫葫蘆剝開一點皮,而後吹了吹,輕輕咬了一口。

圍觀的人眼巴巴的盯著她的動作,聞著那誘人的香味,已經有人忍不住在朝宋伯雪遞銅錢了。

“縣太爺,俺買一個。”

“縣太爺,給俺拿一個。”

“宋大人,再給我拿一個。”

不等高之瀾發表感言,一爐紅薯轉眼間就賣了個幹凈。

宋伯雪特意留了一個,看向城門口。

隨著一陣鑼鼓聲響起,一尊華麗的轎輦在此時進了城,轎子後面跟了長長的一隊護衛,仆從若幹。

走在前面有人舉著旗子,上書:平遠公主。

隊伍停在宋伯雪面前,轎簾掀開,朱竹施施然地走下來,姿態優雅,妝容華貴。

與平日裏吊兒郎當的模樣判若兩人。

“此處為何聚集了這麽多人。”

“下官宋伯雪拜見公主殿下。”

“拜見公主殿下…”

隨著宋伯雪的跪下,看呆的百姓連忙也都跪下行禮。

這可是公主殿下啊!

“免禮,這是何物,本宮為何從未見過?”朱竹忍不住看了眼高之瀾,才把視線落在了宋伯雪面前的鐵爐上,按照事先編排好的演下去。

“回公主,此物為烤爐,是用來烤紅薯的。”宋伯雪起身介紹,語氣恭謹。

“紅薯又是何物?”

“便是此物,乃平川縣兩大特產之一,公主可以嘗一下味道如何?”

朱竹看了一眼身旁的護衛,護衛便走上前去,小心用銀針紮過,又掰開試吃了一口,這才遞給朱竹。

朱竹端著臉,慢條斯理地吃了兩口,而後眼睛一亮。

艹,這就是那泥乎乎的紅疙瘩?

也太好吃了吧,好想一口都吃完,這個宋伯雪不地道啊,這個時候才給她吃。

朱竹心裏暗氣,勉強記起還有正事要辦,吃了兩口便忍痛停下:“味道尚可,宋大人說這是平川縣的兩大特產之一?不知平川縣另一特產是什麽?”

“松樹。”

“松樹?何意?”

宋伯雪氣定神閑地解釋道:“松樹常青,乃吉祥之樹,最宜栽種在先人的墓前,不僅能表達後人的思念的陪伴,還有長壽、福祿的寓意,可蔭及子孫後代,所以平川縣到處都種滿了松樹。”

這是她一早就編好的,也是去府城前拜托高之瀾號召百姓種松樹的原因,平川縣到處都是松樹也是事實。

最關鍵的一點是這隨處可見的松樹在外面卻不常見,還是個空白的市場,所以只需要包裝一下,便有可能成為商機。

朱竹聽完配合地點頭:“原來如此,本宮遊玩天下,還是第一次聽聞這種說法,既如此,本宮便在平川縣逗留些時日,也好帶一些紅薯和松樹苗回京。”

宋伯雪故作為難道:“按理說孝敬公主是應該的,但這紅薯和松樹都是平川縣百姓辛苦勞作的成果,下官…”

朱竹淡淡道:“宋大人多慮了,本宮從不占百姓的便宜。”

說罷,她又看了眼身旁的侍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