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第2/3頁)

徐徐涼風有一下沒一下地撲在臉上,手邊的茶盞中冒著幽幽的茶香氣,還有乖巧的小盤奴在一旁開解他,景安帝的憤怒瞬時消散了五六分。

“朕看盤奴是想說那陸明德吧?”景安帝喝了口溫溫的茶,臉色還有些陰沉,然而已經平息了怒火在打趣姜昭了。

看吧,她就知道這份賬冊得她送過來,不然簡知鴻根本抵擋不住舅舅的怒火。

“哪有?我方才進來,看到了今科的榜眼褚編撰,他也是一身才華橫溢呀。”姜昭知道在陸表兄舍棄翰林院進了吏部後,褚倫取代他做了翰林院編撰。

“嗯,褚倫也不愧榜眼之名。”英才濟濟,景安帝不愁人用,陰霾又去了一些。

姜昭見此松了口氣,卻又在下一刻聽到宮人在殿外大聲稟報吏部陸侍中呈上公文,她愣了一下立刻摸著面具戴上。

吏部侍中不就是陸表兄嗎?她還不想把自己玄冥司月使的身份暴露在陸表兄的面前。

“宣他進殿,剛好朕也想再問一問他所謂的應對之策。”

景安帝神色已經恢復了平靜,可進入殿中的陸照還是從蛛絲馬跡的細節處發現了他殘余的怒火。

眼角余光瞥見一聲不吭的玄冥司月使,陸照心中有了數,估計是他們拿到了邊防衛貪汙的關鍵證據呈給了景安帝。

這麽快的速度,小郡主比他想象中的要聰慧,不愧是被帝王親手養大的。

姜昭站在一側,耳邊聽著舅舅與陸表兄一問一答,仗著陸表兄不知道她的身份,光明正大地隔著一層面具打量他。

天青色的官袍俊秀,人也生的風姿獨絕,不卑不亢又認真思索的模樣和溫柔笑著的他像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人。

他能到幹清宮送文書,可見吏部的大人們也很看重他。

陸照感覺到身上的目光,回答的間隙忽然朝著姜昭那裏看去,勾唇微微笑了一下。

姜昭帶著面具忍不住也回了一個笑,反正陸表兄又發現不了。

景安帝收在眼中,若有所思地皺了下眉,很快讓陸照退下,召六部尚書覲見。

陸照臨走前發現戴著面具的月使依舊站在原地,心中對景安帝偏寵小郡主又有了更深的認知。

隨後走到殿外,他狠狠地皺眉,決定加快取信於程立的速度,景安帝坐擁天下又如此偏寵姜昭,可上輩子的小郡主還是病死了。

那他印象中的那個遊士能治好小郡主的病嗎?他第一次產生了不安的情緒。

“盤奴,這兩日留在宮裏。”陸照離開,六部尚書還未到幹清宮之前,景安帝沖著姜昭開口。

姜昭聞言,猜到了舅舅的用意,緩緩地搖了搖頭,有些事情她想要親自面對,哪怕再一次地經歷與母親的爭吵。

“舅舅想要怎麽做?”她輕聲開口詢問,上輩子處置李家之時,她的尋死厭世之心正在最高峰,壓根沒關心事態的發展,只隱隱記得李家好似被貶為了庶民後代子孫三世不得為官。

憑心而論,這個處罰和李家做過的孽比起來並不算重。

“凡是參與到邊防衛貪汙一案中的官員全部革職流放三千裏,遇赦不赦,李氏一族尤其罪大惡極,成年男丁盡斬首示眾,其余婦孺流放嶺南。”景安帝的話中染了血腥,證據確鑿,承恩侯李家他一定要重重地處罰。

尤其現在,盤奴對自己的母親外祖母產生了懷疑,景安帝已經不需要再顧及姜昭的心思。

姜昭聽著比上輩子重上太多的處罰,垂下眼眸低低應了一聲。

是該如此。

“另外,那郭家子犯下數條人命又膽敢冒犯你,賜他剮刑吧。郭家雖無參與,但教子無方,子孫三代不得參與科舉。”

“那東海縣令之女甚是可憐,舅舅賜她一個保障吧。”姜昭聽舅舅要剮了郭二反應不大,倒是想起了歷盡艱辛的許清荷,開口說道。

“許氏女堅韌非比常人,忠烈之後,賜銀千兩,良田百頃,封忠和鄉君。”景安帝聽了姜昭的話,利落地給了封賞。

***

聖旨在次日早朝頒布,當即便有數十位臣子被拖下,禁軍同玄冥司一同出動,京兆府做後,上百人被抓走,整個京城風聲鶴唳。

安國公府,端敏長公主顧不得安撫得知消息痛哭不止的兒媳郭氏,匆匆坐上馬車往承恩侯府李家而去,企圖仗著長公主的地位庇佑李家一二。

安國公和世子姜曜被景安帝留在了宮裏,派去康寧宮寬慰李太後。姜晗憑一己之力根本攔不下自己的母親,最後咬咬牙也只好跟著跑去承恩侯府。

大房徒留世子夫人郭氏一個主子,她狠狠地抓著自己貼身婢女的手,目光陰鷙怨毒,“將我弟弟千刀萬剮,斷我郭家前程,此仇我一定會報。”

那婢女忍著痛不敢動,她更不敢出聲問夫人的仇要報在誰的身上,是被郭郎君冒犯過的明月郡主還是被郭郎君折磨過的忠和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