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第2/3頁)

姜昭還小,跑了幾步路就累的喘不過氣來。她愣愣地喘著氣,看著太子他們讓靖王表兄一遍遍地行禮一遍遍地刁難,反應過來正要氣憤地上前,太子和高家幾個郎君已經揚長而去了。

少年靖王繃著臉躬著腰,猶做著行禮的姿態,看到突然出現的粉團子,紅著眼陰郁地瞪了她一眼,隨後轉身離開。

姜昭有些害怕他的眼神,可記得平時珩表兄對她最好,擔心他出事,遲疑了一會兒,還是使著吃奶的力氣偷偷跟了上去。

然後,她深一步淺一步就跟到了一座陌生安靜的宮殿門前。她躲在墻角,親眼看見珩表兄沉默地站在椒紅色的宮門前面,接著一下一下用力地拍向宮門。沉悶的聲音持續了很久,久到小姜昭咬著唇看到少年的手掌已經滲出了紅色的血跡,可宮門愣是沒有一點打開的動靜……

小姜昭從自己的身上拿出沾了藥味的手帕,想要過去給珩表兄止血,下一刻她聽到了一道溫柔又低落的女子聲音,“珩兒,回去,勿要再來了。”

少年停了動作,轉過身,眼神泛著赤紅,手掌也染著紅色……他看到了小小的姜昭,一步一步朝她走過去,陰翳的神色像是噩夢中出現的鬼怪……

小姜昭後來回去幹清宮問了皇帝舅舅才知道,那座宮門是紅色的宮殿是長信宮,珩表兄的母後崔皇後住的地方。

她雖然活著,但出不了長信宮,也見不到珩表兄的面。

“珩表兄一定想念自己的母親。”小姜昭對著舅舅感慨,聰明地掩下了她看到的一幕。

……

眼下過了有十年了,姜昭第二次到長信宮,眼前不禁浮現出另一個被陰霾籠罩的少年。不過,靖王的神色沒有絲毫變化,他似乎忘記了他十年前差點嚇暈一個孱弱的小姑娘。

抿抿唇,姜昭收回了放在靖王身上的目光,往事,還是不要提了。

“娘娘請殿下和郡主進去,殿下和郡主請跟著奴婢來。”景安帝在幹清宮沒有傳來阻攔的口諭,姜昭和靖王被長信宮的女官領到了正殿去。

崔皇後在正殿,聽到動靜擡頭,第一眼就看到了兒子身邊貌美又清靈的小娘子,微微上挑的鳳眸閃過驚艷與沉痛。

原來這就是陛下常常掛在嘴邊的小盤奴,果然勝了尋常小娘子太多。只可惜,她的命太短了……若不是當年崔氏的族人下毒,她可能……

“崔娘娘,我同珩表兄一起來看您。”姜昭禮貌地對著崔皇後用了敬語,看到她神色臉色都沒有異常,悄悄地松了一口氣。

崔皇後沒有過多受到那件事情的影響,她內心的愧疚也能少一些。

“母後,這是昭昭。”與往常的穩重比起來,靖王顯得有些激動,他向自己的母後介紹姜昭的時候,黑眸亮的驚人。

崔皇後一開始臉上掛著微笑,此時聽了靖王對姜昭的稱呼,眼皮猛跳,笑容當即淡了一些,“母後知道她是你的表妹,端敏長公主的幼、女。”

“陛下時常和本宮說起你,上一次聽說你重病吐血,如今你的身體、還好嗎?”崔皇後對待姜昭的態度比親生兒子靖王還要溫和,她命人端來幾碟自己親手做的點心,放到姜昭面前。

“已經好多了,多謝崔娘娘。”姜昭朝她笑笑,拿了一塊點心吃著,臉頰鼓鼓的樣子很可愛。

靖王為她倒了一杯茶,遞到她跟前,姜昭接過去也喝了兩口。

兩人的動作看上去沒有任何違和之處,甚至還有幾分默契。

崔皇後靜靜地看著,心直直地往下沉,雖然她被幽禁在長信宮,和靖王有十幾年的時間沒有相處,但她身為母親還是能輕易看出靖王對姜昭的不同。

還有那聲“昭昭”,根本不像是靖王的性格。

“珩兒的婚事定下了宋家女為靖王妃,昭昭見到過宋家女嗎?”她突然出聲,提起了宋令儀。

姜昭吞下點心,點了下頭,眼睛幹凈澄澈,“端午節那日,見過一次宋娘子,她和表兄挺般配的。”

少女軟乎乎的聲音傳到耳中,夾帶著點心的香氣飄來,靖王瞬間僵住,黑眸看向自己的母後。

崔皇後深深吸了一口氣,避開他的眼神,含笑又吩咐人取來自己庫房的幾件珍寶,“昭昭拿去賞玩吧,若有喜歡的,我這裏只要有,你盡管拿去。”

她做不了什麽,只能微弱地補償姜昭一些。

姜昭很懂崔皇後的意思,裝作沒發現珩表兄與她之間的風起雲湧,撲到了幾件珍寶上,一副很喜歡的樣子,“多謝崔娘娘。”

……

半個時辰後,幹清宮的宮人過來附耳在崔皇後的跟前小聲說了兩句話,又說到了郡主喝藥的時辰,姜昭便帶著個崔皇後給的小匣子離開了長信宮。

出了長信宮的宮門,姜昭也沒有去幹清宮的正殿見皇帝舅舅,她的心裏還有些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