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第2/3頁)

“今日靖王大婚,皇兄不僅去了,還讓長信宮的那位接受了朝臣宗室的跪拜。看來,崔皇後是再無禁忌了。”端敏長公主自己也在場,切身地感受到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眾人開始避著她和高貴妃,捧著崔皇後了。

“母親,四妹妹嫁到高家去,我們府上便要分家,高貴妃和太子如何和我們並無關系。同樣,五妹妹嫁到隨國公府,也和我們無關。”姜曜淡淡開口,分家之後,二房三房和他們就算是橋歸橋路歸路。

“曜兒說得對。我們安國公府和皇子奪嫡不相幹,公主也最好早些和淑妃那邊說開,晗兒身在東海,無法娶九公主。”安國公遲早要把手中的家業交到長子的手中,為了不讓長子心中生有芥蒂,他同意了分家,也同意了日後姜家絕對不摻和朝中爭鬥。

端敏長公主有些不甘心,但看到姜曜難看的臉色,她心神一凜,草草應了一句。算了,不能讓曜兒徹底對她這個母親失望。

“四娘比昭兒還要小上幾個月,就快成婚了。”她感嘆了一句,若無其事地說起了陸照,“本宮先前聽聞皇兄將陸照從一侍讀學士升到了戶部侍郎。”

姜曜立刻看向自己的母親,他有預感母親接下來會說些什麽。

端敏長公主抿了抿紅唇,繼續說下去,“三品的戶部侍郎和昭兒相配,也不算辱沒了昭兒的身份。本宮和你父親,也不是反對昭兒喜歡陸照,只是從前聽過幾句陸照父母雙亡族人不喜的話,擔心他命硬對你妹妹不利。”

她勉強為自己找了一個理由。

姜曜聞言眉頭緊鎖,神色不好看,冷聲道,“母親不過是隨便聽了幾句話,豈能當真?相反,在我看來,陸照興許會給妹妹命中帶來福運。母親和父親還不知道,陸明德為妹妹找來的大夫尋到了一個古方,那古方極有可能會治好妹妹的身體!”

他這麽一說,安國公和端敏長公主都驚得擡起了頭,這是什麽時候的事?

“曜兒,什麽古方?你快將事情說清楚。”安國公眯起了眼睛,若是女兒能長長久久地活著,不僅他們日後會好受一些,安國公府也能多加一重保障。

姜曜環顧房中,內室除了他們三人沒有其他人,外室守著的人也只有母親身邊的女官和父親親近的奶兄,沒有遲疑,他緩緩地將看過的書信內容說了出來。

“明德同我說這位祝先生治好了盧尚書的病,師從龍虎山,是難得的道醫。那方子我也找了太醫旁敲側擊地問過,並無不妥之處。”

“郭氏即將生產,到時讓穩婆悄悄地將孩子的臍帶收起來給祝先生入藥,妹妹的身體也就有了希望。”他也沒有隱瞞自己對郭氏的顧忌,交代父親母親勿要將此事往外說。

安國公和端敏長公主都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樣。

“明德費心為妹妹尋醫,比我們這些與妹妹血脈相連的家人不知好上多少。母親又有什麽資格指責他命硬?”姜曜嗤笑了一聲,聲音泛冷。

“若他真能治好你妹妹,母親願意為那日的舉動向他賠罪。”因為長子毫不尊敬的態度,端敏長公主顯得有些激動,她當初難道不是為了姜昭好?

“但願如此吧。”姜曜聞言,嘆了一口氣,賠罪是小事,治好妹妹的身體才是真正重要的大事。

妹妹的身體若好了,他這個兄長也能減輕一些負罪感。至於,安國公府……誰又想在乎?

姜曜不再開口,內室一時陷入了沉默,只能聽到端敏長公主激動的呼氣聲。

而外間,守著的一男一女兩人,一人眼觀鼻鼻觀心,一人眼神卻在微微閃爍。

***

是夜,所有賓客都已經離開,靖王府恢復了平靜。

新房中,宋令儀端正地坐在喜床上,鳳冠霞帔加身。她平視著前方隱隱綽綽的高大人影,額頭冒出了細密的汗珠。

方才靖王已經來過了,按照規矩,她此時早該換了衣服沐浴。可是,靖王府的嬤嬤們安靜地仿佛沒有她這個人,宋令儀就不敢輕舉妄動,依舊頂著厚重的大禮服。

“吱呀。”房門處傳來一聲細響,靖王進來了,宋令儀緊張到心跳驟停的地步。

靖王看了她一眼,發覺了她的緊張並未說什麽,而是自顧自地給自己倒了一杯酒,喝下後,又往另一個空著的杯子裏面倒酒。

原本這杯酒該是宋令儀這個靖王妃飲下,然而,靖王的眸光盯著那酒杯看了一會兒,突然伸手,一口飲盡。

“去服侍王妃沐浴更衣。”他喝下酒開口吩咐,幾個嬤嬤簇擁著宋令儀進了凈房。

靖王一個人坐在桌前,便一杯酒接著一杯酒喝了起來,面無表情,只一雙眼睛幽深晦暗,深處像是漆黑的墨,濃郁地化不開。

他今日大婚,可她今日連公主府的府門都沒有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