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第2/3頁)

太醫很快就到了,為姜昭診了脈,臉上的神色凝重。太醫院開出的藥方對姜昭的作用越來越小,到了今日,幾乎也只剩下安神的效果。

他想了想,加重了方子中的藥量,之後沒有停留就進了宮。

彼時,靖王和靖王妃正在幹清宮拜見景安帝。景安帝神色淡淡地接受了他們的跪拜,按照規矩賞了他們玉如意。

“起來吧。”

靖王與靖王妃起身,景安帝多看了身為靖王妃的宋令儀一眼。

發現此女的確如盤奴所說,是個膽小守本分的,他和顏悅色地說了一句話,“朕希望你們二人日後和睦,為皇家誕下皇嗣。靖王妃祖父身為太常寺卿為國盡心盡力,深得朕心。”

聞言,靖王神色不變,宋令儀卻受寵若驚,跪下磕了一個頭,“臣、兒媳替祖父謝過陛下。”

景安帝點了下頭。

王大伴就是在此時帶著公主府的太醫進了殿,候在了一旁。

景安帝看到他們,皺了皺眉,當即對著靖王開口,“你們去長信宮拜見你的母後。”

靖王應聲,帶著跟在他身後半步的宋令儀出殿,臨走前深眸往太醫的身上看了一眼。若是沒有記錯,這個太醫從前被父皇派去了公主府。

“盤奴那裏出了何事?”靖王和靖王妃一走,景安帝立刻沉下臉看著神色凝重的太醫。

若是盤奴無事,太醫不會這幅表情匆匆進宮。

“陛下,郡主她的身體越來越差,太醫院的藥方可能、可能用處不大了。”景安帝的臉色難看,太醫額頭冒出了冷汗,但還是一五一十地將診脈的情況說了。

總而言之,太醫院救不了郡主的身體,他們只能加大藥的劑量。

“眼下這種情況,郡主還能活多久?”景安帝繃著臉,一字一句地問他。

“最多,三個月。”太醫心中斟酌,說了一個最長的時間。事實上,姜昭那次吐血大大傷了身體的根基,如今再撐三個月也要靠大量的藥湯吊著。

聞言,王大伴臉色一白,景安帝手臂一顫,揮倒了茶盞。

從茶盞中流出的茶水浸濕了奏折,他眯著眼睛盯著太醫,語氣森冷,“這個方子不行,太醫院就拿出另一個方子來。無論用什麽方法,也要盡量延長郡主的性命。”

他親手養大的小盤奴才不過十七歲的年紀,去過最遠的地方只是京郊……三個月的時間,甚至陸照連求娶她的機會都沒有。

太醫一下跪在了地上,垂頭叩首。

這麽多年了,對著姜昭的身體,太醫院能拿出的方子早就沒有了。

“不拘什麽偏方古方,只要能讓郡主好受一點,也行啊。”氣氛僵持下,王大伴罕見地插了一次嘴。

聞言,太醫身體一頓,擡起了頭,遲疑道,“王公公這麽說,臣想起了一件事。陛下,先前安國公世子請微臣過去,問了一個問題,似乎,和郡主的身體相關。”

“他問了什麽?”景安帝立刻開口問他。

太醫將那日的事情全都說了一遍,景安帝若有所思。

“太醫院不可懈怠,繼續為郡主尋方,安國公世子那邊,你須盡心盡力配合他。”

萬一,真的能救盤奴呢?

太醫言那日陸照也在,那救盤奴的方子會不會和他先前帶去公主府的人有關?那人也治好了盧尚書的頑疾?

“傳朕的旨意,讓禁軍多注意安國公府的動向,若是真的有藥方醫治盤奴,立刻稟明朕。”景安帝開口吩咐,心裏也莫名多了一絲希望。

陸照此人做事頗有章法,他姑且信一次。

“謹遵陛下旨意。”

***

初入戶部,陸照忙的腳不沾地。

短時間內,他從翰林院侍讀升為戶部侍郎,朝廷大多數的官員看不慣,戶部中的同僚更直接在明面上對他愛答不理。

尤其是高了他半級的戶部左侍郎,在陸照進入戶部的第一天就開始刁難他,以陸侍郎被陛下寄予厚望的名頭將戶部堆積了數年的壞賬扔給了他。

“陸侍郎年紀輕輕就屢次立下功勞,想必也能很快將這些整理好。我等都要忙著秋稅,實在騰不出手來。”左侍郎是個頜下留須的中年男子,曾經也是青年才俊,花了一二十年的功夫才做到今天的位置,如何能服?

他的刁難,陸照一句話都沒說,心平氣和地收下了。

陸首輔也清楚這是他升的太快手段過於激進的弊端,但他不在乎,早一日成為一部尚書,就能快一些將小郡主娶回去。

戶部的陳年舊賬,他埋頭了一個下午才堪堪處理了兩卷。

傍晚回到梧桐巷,見到滿臉堆笑的姨母陳氏,陸照掀了掀眼皮,讓房中的下人連同陸十全都退下去。

一日的疲憊過後,陸照不想再和陳氏費心思繞圈子。

“照聽聞,安國公府很快就要分家。姨母今日前來是為了五娘子的婚事還是為了七郎讀書?”他身著朱紅色的官袍,端坐在椅子上,看向陳氏的眼神古井無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