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章(第2/2頁)

“下個月,二十幾號吧。”他自覺加快速度,吃光了碗裏鼓起的小丘,趴回寫字台前,按部就班寫作業,預習。

背後是李彗紜在廚房切水果的聲音,哢哢哢,打斷了他背誦的進度,不過他的屋子,除了關燈睡覺,常年不被允許關門,久而久之也習慣了。

李彗紜送了一碗切成適口大小的水果送進來,“不經意”掃過喬郁綿桌上每一件物品,再若無其事離開。

其實喬郁綿能清晰感知背後的目光,李彗紜的視線一錯不錯,像蛛絲般有粘性,呈放射狀從客廳的方向投撲過來,將他整個人包覆其中,牽一發都會被察覺,若是許久不動筆,她還會借口端茶,送牛奶,靠近了看。

喬郁綿從小就在做別人家的孩子。

成績拔尖,安靜,話少,坐的住。長相也隨了父母雙方的優點,說白凈,星目秾眉那都是謙虛,尤其是初中之後開始抽條長開了,就沒人不喜歡。

“你兒子這個長相少見啊,有點九十年代前後那一批港星的味道。”

聽了稱贊李彗紜不察覺得挺直腰:“男孩,長得好看沒用。”

“喬郁綿,你的眼睛裏有星星。”

臨近中考的某一天,這句酸話公然寫在他們班後黑板的角落裏,倒計時的正下方,歪歪斜斜看不出是什麽人的字跡。瘆得喬郁綿從此再也不眯著眼看黑板了,一百度近視不至於,但他還是以“及時配眼鏡有效抑制近視發展”為理由,立刻配了一副顯乖的圓黑框眼鏡,免得以後再惹出這種亂子。

他安分做目光所及之處最優秀的小孩,也幾乎做到了。

可韓卓逸的存在好像是存心跟他過不去,兩人的媽媽是發小,同樣從小地方考到大城市,同樣努力立足紮根,優秀的不分上下。發展到後來,同一年嫁人,又在春節的前後腳生了孩子,一女一男。

最終,韓卓逸的媽媽在比老公環節大獲全勝,嫁的是大她七八歲的商人,成熟多金,生意盤越鋪越大,蒸蒸日上。

李彗紜看著不求上進的老公,自然而然將扳回一城的希望寄托在兒子喬郁綿身上。

韓卓逸拿全校第一,喬郁綿也絕對不能屈居第二。

韓卓逸從小學大提琴,考級,比賽,喬郁綿也五六歲就被提到琴行去,勉強選了能負擔得起的長笛學起來,也去考級,拿沒什麽用的證書。

“女孩後勁不足。”這是李彗紜給自己的安慰,也是給兒子的通牒。畢竟已經高中了,這個虛無縹緲的“後勁”再不顯現,就沒什麽機會露臉了。

他隨手在紙上劃拉出個正六邊形,試圖完成置換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這個六邊形不比電磁學與他親近多少,有時候單個出現,有時一對一雙,氧化氫化還原,他的好記性也搞不定這些多變的芳香烴。

埋頭,再一擡頭,十一點四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