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魏吹群(第4/7頁)

好不容易有了一個反對自己的黨派,要是把他們也驅逐了,那他未來也太安全了。

絕對不行。

所以魏君當即開口道:“算了,不要對儒家動手了。”

上官丞相皺眉道:“但是儒家想要對魏大人你不利。”

魏君正色道:“上官丞相,順我者昌逆我者亡那一套是行不通的。如果你想要驅逐儒家,應該是因為儒家弟子在朝堂為官不及格,而不是因為你們立場不同。我們都討厭皇權的一言九鼎,所以我們不能變成當初我們最討厭的那種人。”

魏君這一波直接拔高了自己的格局。

上官丞相聽的老臉一熱。

好像我確實是在報私仇。

陸謙也是一樣的想法。

和魏君比起來,我果然還是太過狹隘。

也怪不得他們是魏君的信徒,而不是魏君是他們的信徒。

不過陸謙還是不甘心。

“就這麽輕易的放過儒家?”

魏君問道:“陸大人,我且問你,這些進入朝堂的儒家弟子政績如何?”

陸謙沒有汙蔑他們,選擇了實話實說:“政績很好,他們都是修的純正的浩然正氣,蠅營狗苟的事情他們不會做。從人品上講,他們是可以信賴的,比很多老官員都要強。”

“那就對了。”

魏君肅然道:“這就是大乾現在需要的官員,這就是百姓需要的官員。陸司長,上官丞相,你們不要只盯著我的安危,更不要只想到自己的面子。認真想一想,我們是因為什麽走到一起的?永遠不能忘記,我們到底是為了什麽而出發。”

魏君說著說著,那熟悉的突破感覺又來了。

裝逼的風險真大。

魏君心很累。

確認了上官丞相和陸謙都已經被他說服後,魏君選擇了果斷跑路。

上官丞相和陸謙面面相覷。

良久後,陸謙感慨道:“上官丞相,現在我有些理解那些皇帝了。”

上官丞相默默的點頭。

陸謙繼續道:“一朝大權在手,確實容易催生出那種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心境。我們之前反對皇權擁有太大的權柄,但當我們擁有可以對別人生殺予奪的權柄時,原來我和我反對的那些人也沒什麽區別。”

上官丞相苦笑了一聲。

“我又何嘗不是如此呢?魏大人說過一句話——屠龍的勇士,終將變成惡龍。現在看來,果然如此。”

“之前魏大人在《破曉》報上還說過一句話——我來反對皇權,誰來反對我呢?”陸謙道:“目前來看,魏大人始終保持理智和清醒,他不用人反對。但我們現在手中的權力在迅速的膨脹,誰來監督我們?誰有能力監督我們,保證讓我們不變成第二個皇權?”

陸謙和上官丞相對視了一眼。

他們只能得出一個共同的答案。

“這件事情,只能讓魏大人來做。”

“換成其他任何人,我們恐怕都不會聽。”

上官丞相、陸謙、包括姬帥,這一個個都是頭角崢嶸桀驁不馴之輩。

在一個封建皇權統治的國家裏,他們不想當狗,只想當人,就說明了他們的桀驁。

也說明了這群人的性格——絕不低頭。

你找人監督他們,能力不如他們,他們不屑,也根本監督不了他們。

整個大乾上下,能夠讓他們心服口服的人,只有魏君。

上官丞相總結道:“所以,魏大人絕對不能出事。他不僅是反對皇權的急先鋒,是改革的鬥士,也是豎立在我們面前的一座標杆。有他在,我們就不會失控。一旦沒有魏大人,我們這些家夥——恐怕會比皇室更加獨裁。”

陸謙補充道:“而且我們還會認為自己做的是對的。”

以正確的名義,行獨裁之事。

那樣的大乾,不能叫做真正的進步。

“魏大人絕對不能出事。”

上官丞相和陸謙再三確認了這一點。

不過,除了再次明白了魏君的重要性之外,上官丞相也意識到了一個問題:“我們不能把希望全都寄托在魏大人一個人身上,他也會累,也會分身乏術。最好的辦法,還是從制度上約束我們,用制度來限制我們的權力。”

“當前這種局面,上官丞相認為自削權力合適嗎?”陸謙幽幽問道。

上官丞相立刻閉嘴不言。

的確,現在是戰時。

戰時如果搞民主,搞自削權力,那後果只能是令出多門。

說不定還讓皇室再度找到復辟的機會。

就算他們真的想要大公無私的改革,也不能選擇在這個關鍵時間節點。

戰時需要的是穩定。

穩定壓倒一切。

戰場上的勝利壓倒一切。

上官丞相只是擔心一旦時間長了,他們這些人,也未必經得起權力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