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第3/4頁)

他們滿頭問號,但得不到解答。

-

這次在國外待到滿一個月的時候,陳寄白原先緩慢的進展有了個轉折,原先平淡的發現裏,出現了一個足以擊碎一切平靜的發現——

這一日,他帶著打包好的晚餐回到家中時,遇見了一個不曾見過的鄰居。

這個鄰居見到他,主動上前來交談。經過簡單的交流後,他才知道這是她曾經的鄰居。鄰居太太早已搬離這裏生活,今天是因為要取一件東西才會回來,沒想到會遇見準備開門進屋的陳寄白。

鄰居太太是知道這個屋子早就不住人的,之前的最後一任住客是江千寧。所以在看見有人要開門進去,而且還是個年輕小夥兒時,鄰居太太才會好奇地走過來同他說話。

簡要聊了一會兒,鄰居太太便知道了這個小夥兒是江千寧的朋友。

他們越聊越深入,陳寄白邀請她來家中小坐,鄰居太太笑應了。

這一晚,他們一聊就是一個多小時,直到鄰居太太有事情得離開,這場談話才被迫結束。

送走鄰居太太後,陳寄白坐了許久許久。

打包回來的意面早已涼透,坨得不能再吃。他像個木偶人一般,收拾掉了晚餐,又去簡單地下了點面吃。

吃完以後,他一如往常,坐在了書桌前。

如若此刻有人細細地在觀察他的神情,便能發現此刻他的雙眸有幾分空洞。

他在想剛才鄰居太太說的話。

她同他講了很多他根本不知道、原先甚至要一輩子都不知道的事情。

是他突發奇想來到這個國度,此後一堅持便是幾個月的光景;是他今天明明膝蓋處早已疼痛發作,但還是強忍著去買了一家她挺喜歡吃的一面;是他碰巧在這個時間回來,才能碰上鄰居太太;是鄰居太太好心又熱情,才會認識江千寧,才會與他閑聊這麽久。

這麽多的巧合,才叫他有緣知曉這麽多事。

可是尋常生活中,又哪來的這麽多巧合?

就像是上天在牽線,一點一點地引導著他走到這裏,一點一點地叫他知道這麽多,也一點一點地掏空了他的心臟,叫他心痛到麻木的境地。

他知道那一年她過得不開心,但無法想象,她的那一年,根本不可以用“不開心”這樣浮於表層的詞語來形容。太過蒼白無力,也太過淺顯寡淡。

如果是用更深三五個層度的詞語,才能夠尚且堪用。

那一年,她生了好嚴重的一場病。

病到出不了門,多虧鄰居太太發現不對勁,才將她送去了醫院。但即使是醫生,也治不了心疾,她在醫院住了很久,仍然處在病中,一直都是病懨懨的,不見大好。時間拖得久了,她的精神都不大好,說是抽去她半條命也不誇張了。

後來,鄰居太太來探望她時,偶然幫她接到了她母親的電話,她家裏人這才知道她生病的近況,迅速趕至,也不知使了什麽法子,是否治好心病不提,但過了幾天後,人好歹是好了些,可以出院了。

人在極度悲傷的時候,身體是會找一個出口來發泄的,她的身體對她提起了抗議,是以她病來如山倒。歸根究底,就是她的情緒將她擊垮成了這樣,不然什麽樣的病,才會連醫生都治不好?

鄰居太太問過她的,她在難過什麽呢?那時,她靜靜地看著窗外的樹,輕聲回答:“在難過,我愛的人不愛我。”

那時的江千寧何曾想不明白,愛的人不愛自己,那就不要再去愛他,放手是最好的決定。對自己好,對對方也好。她能解脫,大家都能不痛苦,皆大歡喜。

道理誰都懂,但誰都做不到。

江千寧將自己困在其中,折磨自己,虐待自己,大有不死不休的架勢。一場大病,耗盡她的心神,幾乎要吃去她半條命。

直到父母前來,強硬地結束掉這一切。

當年的小姑娘,實在是震撼住了鄰居太太。鄰居太太一是覺得她傻,二是覺得她癡,三則,就是敬佩了。

能夠為愛情奔赴至此地步的人,太少太少了。

人們總是在歌頌愛情,但真正相信愛情的,真正願意為愛情去付出生病的,幾乎沒有。

她對江千寧的記憶太深刻了,以至於過去好幾年,她也依然鮮活地記得江千寧的事情。

是以她在見到陳寄白的時候,她才會主動上前搭話。沒辦法,她實在是太想知道,能讓江千寧這樣愛的人,是一個什麽樣的人。原以為這是一個這輩子都無法知道的答案,沒想到會在經年之後的某一天,遇到陳寄白,這個答案,也隱隱的將要破土而出。

一開始她也不確定這個和江千寧從同一個國度來的人,是否是她刻骨銘心地去愛的人,是在主動詢問後才知道的,知道之後,她很驚喜,也很激動。同陳寄白說這些話的時候,她全程都在手舞足蹈,語言總是忍不住搭配上誇張的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