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顧長晉在鳴鹿院只住兩日便回了上京。

先前他因著許鸝兒的案子受傷, 左侍郎談肆元直接給他批了半月的年假,要他好生陪陪新婦的。

只他這人慣是閑不住,且在鳴鹿院住的時間一長, 沈氏少不得要催容舒回去西廂房睡。

是以, 初四那日他便回了梧桐巷, 沒兩日就回了衙門上值。

容舒可不願隨他,在鳴鹿院直住到元月十七,住到沈氏都要趕人了, 方才依依不舍地回梧桐巷。

馬車顛簸了將近兩個時辰,拐入梧桐巷時,忽聽到外頭巷子裏一陣“篤篤篤”的竹梆聲。

掀開簾子一看,原來是住在這梧桐支巷的一戶人家正挑著扁擔在老梧桐樹下賣梅花湯餅。

這戶人家姓莊, 夫妻倆做得一手好湯餅, 那湯餅壓成梅花的形狀,皮薄餡多,在梧桐巷是出了名的好吃。

夫妻倆都是勤快人,上元節剛過便出來擺賣了。

但見那簡陋的布篷裏, 地上擺著圓頭灶, 上頭支著個銅爐子,裊裊白霧蒸騰翻滾, 暖了這一巷清清冷冷的早春。

夫妻倆在裏頭忙著,旁邊那穿著紅襖裙的小女娃便拿著紅布頭裹著的木棍“篤篤”敲著,直敲出一串熱鬧的花點子。

容舒正饑腸轆轆呢, 聞著那混著香麻、蔥花香、蝦皮兒鮮的味兒, 味蕾都恨不能要開花。

忙看了眼張媽媽, 一臉的饞嘴兒樣。

張媽媽還能不知她?

搖頭道:“這街邊的小食還不知幹凈不幹凈, 鬧肚子了可就不美了。姑娘若實在是想吃, 老奴回去讓人給你做。”

旁人做的哪兒有莊記湯餅的味兒?

容舒前世就想來嘗嘗這遠近聞名的莊記湯餅了,可惜礙著骨子裏那所謂的世家貴女的教養,這才沒來。

現下她可不想管那麽多。

死過一遭的人,是決計不能辜負自己的胃的。

總歸過不了多久她便要離開梧桐巷,大抵也不會再回來,自然是要珍惜良機,該吃便吃。

“我從前在揚州可是跟著拾義叔吃了不少街邊小食的,也沒見我鬧甚肚子。”容舒軟著聲音道:“再者,莊記在梧桐巷可是獨一份呢,媽媽,我就吃一回,好麽?”

張媽媽哪兒招架得住她這般軟語硬磨?

心一軟便道:“外頭風大,一會讓盈雀給您打回來,您就在這馬車裏吃。”

正是烈陽艷艷的時候,風一點兒也不大。

張媽媽大抵是顧著她的身份,這才讓她在馬車裏吃。

容舒能吃上這一口便成了,無所謂在哪兒吃,扭頭同盈雀道:“要多點兒蝦米子。”

莊記湯餅的掌家娘子認得容舒的馬車,知曉這位顧大人的妻子,不僅人生得跟天仙兒似的,還格外的好脾氣,對梧桐巷的百姓們很是可親。

聽盈雀說要多撒些蝦米子,便抓了滿滿一大把撒進鍋裏。

容舒終於是吃著這前世就念念不忘的湯餅了,別說,那味兒可比淮揚樓的招牌湯餅都要好吃。

小姑娘吃得香了嘴,也沒注意到顧家那輛灰撲撲的馬車正從巷子頭行來。

今兒駕車的是常吉,常吉好吃,老遠便聞著莊記湯餅的香味了,眼睛不停地往那掃,瞥見容舒那輛華蓋寶車,訝異地“咦”了聲,猛地一扯韁繩。

馬車驟然停下。

顧長晉蹙眉,掀開車簾,正欲開口發問,可目光觸到在對面那道身影,聲音卻生生卡在了喉頭。

莊記湯餅做得同拇指頭一般大小,一口一個正好,車廂裏燒著香爐,容舒吃得面色潮緋,心滿意足地捧著碗喝下最後一口湯。

那口鮮美的湯還在嘴裏含著呢,眼睛無意中一瞥,便對上了一雙黑沉的眸子。

“咳”——

這好吃姑娘嗆了下,猛咳了幾聲。

張媽媽忙上前給她拍背,道:“姑娘嗆著了,這窗子便不該開著,外頭那風冷颼颼的,就愛往喉頭裏鉆。”說著便“啪”一聲落下車簾子。

盈雀下去還碗,從銀袋裏取出一兩碎銀,正要給那攤口娘子,卻見她擺了擺手,道:“顧大人已經給顧夫人付過銀子了。”

盈雀一怔,往四周一看,這才發現前頭一輛馬車正晃晃悠悠地往顧府駛去。

正在駕車的常吉心裏頭委屈極了,方才主子讓他去那湯餅攤,他還道主子是心疼他大清早的便要奔波來奔波去,大發慈悲地讓他去喂喂饞蟲的。

誰料竟然是讓他下去付銀子。

還不許他驚到少夫人,付完銀子便立即回來,他想在那聞幾口香氣都不成。

到了顧府,顧長晉一步不停地回了書房。

常吉正想跟進去,忽聽顧長晉道:“出去,關門。”

跨在半空中的腳怯怯收了回來。

常吉的腳步聲遠去後,顧長晉抄起案上的冷茶,猛灌了一口。

方才她嗆到時,他下意識便下了車,若不是常吉喚他一聲,他甚至沒意識到自己已下了馬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