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第2/3頁)

亭中又有人開了口。

循聲望去,是個梳著婦人發髻的女子。

翁璟嫵莞爾一笑:“若是我沒有猜錯,應是寶安縣主。”

婦人一詫,來了興趣,指了一旁站著的女子:“這位呢?”

“翰林劉大學士家的三姑娘。”她溫笑道。

翁璟嫵上輩子的八年可不是白過的,這亭中的人她皆識得。

亭中所有人都甚是驚訝,著實沒想到這永寧侯府的小主母竟然都識得她們。

所有的注意力都被吸引去了,謝菀瑜自是不喜,她忽然開口質疑道:“大嫂還未出過侯府,怎會識得這麽多人?”

她一開口,旁人的目光才落在了她的身上,望著她的穿著,也露出了幾分驚艷之色。

翁璟嫵轉身朝著她一笑,聲音輕柔:“有心結交諸位,自然是識得的。”

這話一出,謝菀瑜覺得旁人看翁氏的目光似乎都高看了一眼,讓她心裏極為不快。

想了想,她指向亭子之中最為沒有存在感的一個姑娘:“那這位是誰,大嫂你可知道?”

那姑娘約莫十六的年紀,原來是低著頭的,似乎聽到有人提起自己,身體略一顫,擡起頭看向她們有不禁的低下了頭。

那姑娘樣貌出眾,但打扮素雅,從方才進來的時候便一直低著頭,顯然有些自卑。

翁璟嫵有那麽一瞬,宛如看到了八年前的那個格格不入的自己。

謝菀瑜這哪裏是在為難她,分明是在羞辱那個姑娘。

若是她答出了亭子所有人,卻答不出這個姑娘是誰,無地自容的只有那個姑娘。

翁璟嫵走到那個姑娘面前,執起她的手,在姑娘擡起頭的時候,她道:“禦史中丞曹大人家的素芩姑娘。”

說罷,溫柔一笑,問對方:“我沒猜錯吧?”

曹大人早年亡妻,續娶了一個妻子,但卻對前頭正妻所生的女兒苛刻得厲害,很是不慈。

親生女兒有華衣美服,可這繼女卻是什麽都沒有,對繼女毫不關心,所以直至十六了還未議親。

後來,聖人賜婚曹家嫡女嫁給身有殘疾的穆王,嫡母怕自己的女兒嫁過去,便讓這個被遺忘的嫡女定上了。

誰都不知,穆王雖一臂殘疾,但也是一表人才,更是對這妻子寵愛至極。

後來,穆王殘疾治好,曹家女後悔,時常出入穆王府,企圖破壞夫妻二人,但被穆王黑臉趕走。

這姑娘,後來比誰都過得好。

但她時下所為,並未因為她後來的榮光,而是因為這一刻在她身上看到了自己當年無措,窘迫。

這廂曹素芩聽到問話,驚詫的搖了搖頭。

翁璟嫵放下手,看向謝菀瑜:“瑜妹妹難道不知有一句話叫不出門,全知天下事?”

謝菀瑜暗暗撰了撰手,有所不甘,卻也無話可說。

曹素芩望了眼自己的手,掌心似乎依舊還余有溫熱的溫度。

她擡頭望向那翁娘子,心頭似有些暖,不禁的想——怎麽會有這麽溫柔的女子?

在亭子中待了一會,有人來喚九姑娘到前廳去。

她離去後,翁璟嫵也道去賞賞菊話,出了亭子。

亭中沒了讓人畏懼的表姐,也沒有引去了目光的翁氏,謝菀瑜姊妹二人自然不會再離去。

翁璟嫵離開後,尋了一處高處山景望著湖心亭,一旁的明月問:“娘子不是去賞菊麽,怎在這站著?”

往府門那邊也望了眼,搖著小扇,笑道:“賞菊哪有看戲好?”

明月一愣:“看戲?”

翁璟嫵但笑不語,看了這天色,心道也不多是時候了。

這時,府門起了轟動。

原是榮安公主與六皇子來了。

二人去了正廳見了老國公後,便相繼分開,榮安公主去了湖心小亭。

才入廳子,眾人相繼朝著她一禮。

榮安約莫十三的年紀,入了亭子中不過片刻,目光便落在謝菀瑜的身上,一愣:“這衣裳怎穿到了你的身上?”

包括謝菀瑜在內的眾人聞言,皆是一愣,不明所以。

榮安走到了謝菀瑜的身前,仔細打量了一眼她所著的大袖外衫。

隨後擡眼看向她,很確定的道:“沒錯,這就是先前賞給玦表哥的蜀錦。母後說翁娘子一家救了玦表哥,理應也是要賞的,所以挑了好些女子所喜之物入賞。”

目光再次落到衣衫上,狐疑道:“這蜀錦今年就進貢了六匹,我選了一匹後,母後還讓我選了一匹賞給翁娘子呢,可現在怎穿到了你臉上?”

聽到榮安公主的話,謝菀瑜那張抹了胭脂之下的臉瞬間煞白。

到底年紀輕,便是有胭脂遮住了蒼白的臉色,可那僵硬的臉色卻讓旁人看出了端倪。

八歲的謝菀昕見勢不妙,悄悄地從亭子中離去,去尋母親。

謝菀瑜心下慌亂,但還是稱道:“這是嫂嫂給我的,我怎知是蜀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