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撈過界了

不好!

劉青山連忙紮穩馬步,然後砰的一下,還是被大熊給撞得倒退幾步。

這家夥啊,不知道自己現在都快長大了,一般人可禁不住你這麽撞。

劉青山揉揉胸膛,趕緊從兜裏掏出來一把糖,他可不想再被撞幾下,非散架不可。

大熊一邊撕著糖紙,還一邊哼哼唧唧著,估計是埋怨呢:師兄你咋這麽多天不來看俺涅?

劉青山拍拍它黑乎乎的大腦袋,然後就看到師父笑呵呵地站在門口,正望著他。

“師父!”

劉青山心裏一暖,他覺得師父雖然不能說話,但是比師叔靠譜多了。

進到木刻楞,劉青山就又拿了一副碗筷,陪著師父再吃點。

一邊吃,一邊講著進京的經歷,尤其是重點講了老帽兒師叔的情況。

啞巴爺爺也不時比劃兩下,跟徒弟交流,說起來,他跟這個師弟,也二十多年沒見面嘍。

這麽多年了,也沒混個媳婦兒,哎,他們這對兒師兄弟,慘了點。

當晚,劉青山就在木刻楞,跟師父聊了很晚,也不知道什麽時候睡著的。

第二天,晨練完下山,劉青山就開著吉普車跑了一大圈,該送東西的送些從首都帶回來的禮物,該通知參加野菜廠典禮的,也都告訴一聲。

足足跑了一上午,他才回到家,吃午飯的時候,發現老四老五都不在,一問才知道,去當采蘑菇的小姑娘啦。

這些日子,村裏那些娃娃,正好都放假呢,也都沒閑著,像采蘑菇這種事,他們也能頂半個大人。

吃過午飯,劉青山也背著個大花簍上山,現在正是麥秋兒,村裏除了部分勞力忙著收割小麥,剩下不少上了年紀的老人,都進山了,他也不能閑著。

等他到了木刻楞這邊的時候,大夥也都吃完午飯,正在這午休呢。

幾個婦女,正在那清洗餐具,劉青山一瞧這個就忍不住想笑:竟然是一人一個小鬼子用的那種鐵飯盒。

這個也算是當初他發現藏匿物資那個山洞的福利,飯盒太多,劉青山就討要來一批,夾皮溝家家戶戶,基本上每家都好幾個。

劉青山看看夥食,幹糧都是從家裏帶來的大餅子,就是用木屋這邊的大鍋,把餅子熱了一下。

鍋底下熬了一大鍋蘑菇湯,對付填飽肚子就成。

“這采山怪辛苦的,明天開始,每人加一個茶葉蛋。”

劉青山一回來,大夥就有福利。

大人們在這歇著,喝點水抽根煙,娃子們卻閑不住,跟大熊在草地上摔跤。

現在,這些小家夥早就不是大熊的對手,不過呢,大熊這貨也不欺負人:你們摔不倒俺是吧,那俺就自己倒。

劉青山看到有幾個小娃子,拿著木頭棒子,在那練著“少林棍”,把地面都砸的砰砰作響。

瞧著瞧著,劉青山才察覺到不對勁:我靠,這地裏鋪的石頭,可不是普通的鵝卵石,那是俺的翡翠原石呀!

這事又不好明說,不過劉青山也有法子,大手一揮:“我知道那邊有一大片燈籠果,咱們采果子吃去!”

娃子們進山采蘑菇,最大的福利就是順便采摘各種山果,於是立馬丟下木棍,一窩蜂跟著劉青山而去。

他們這邊的林子,因為無霜期比較短,所以只能出產各種漿果,像沙果什麽的,就算是大的了。

燈籠果也是一種小灌木,模樣跟園子裏的菇娘有點類似,只不過外邊不帶皮兒的。

沒有完全成熟的時候,是綠色的,一串串掛在枝條上,因為果皮表面有一道道淺色的條紋,分成一瓣兒一瓣兒的,所以看上去非常像過年時掛的燈籠。

等到徹底成熟,就變成紫紅色了,更像小燈籠。

劉青山發現的這片燈籠果,還真不小,娃子們都各自尋找目標,開始采果子。

有往挎兜裏裝,也有摘下帽子,往帽兜裏裝的。

現在的燈籠果已經開始泛紅,但也有綠的。

小娃子們都知道,這綠的那才叫酸呢,想起來都叫人嘴裏冒酸水的那種,而紅的,就比較甜了。

偏偏有懷孕的婦女,還最喜歡綠色的燈籠果呢。

“哥,這些回去給咱娘和爺爺奶奶吃。”小老四拍拍鼓鼓的衣兜,旁邊是山杏也是一樣。

“行!”劉青山點點頭,也不好打消她們的積極性,爺爺奶奶那牙口,還真吃不了這個,非倒牙不可。

短暫的午休之後,大夥就全都背上大背簍,小娃子們則挎著小籃子,再次去林子裏撿蘑菇。

沒錯,當地人管采蘑菇,都叫撿蘑菇,主要是蘑菇太多,彎腰撿就成。

這月份,最多的是榛蘑和各種松蘑,另外就是榆樹上特產的榆黃蘑,以及樹雞子之類。

品種相當豐富,常見的就有幾十種,還有許多是叫不出名字來的,不知道有毒沒毒。